2025年,苏州科技大学最新排名: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302位,仅次于青海师范大学;江苏省内排行第30名,仅次于徐州医科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95名,仅次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苏州科技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苏州科技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苏州科技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0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204 | 苏州科技大学 | 江苏 苏州市 | 理工 | 研究生院 |
2023 | 211 | 苏州科技大学 | 江苏 苏州市 | 理工 | 研究生院 |
2022 | 225 | 苏州科技大学 | 江苏 苏州市 | 理工 | 研究生院 |
2021 | 226 | 苏州科技大学 | 江苏 苏州市 | 理工 | 研究生院 |
2. 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苏州科技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8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286 | 苏州科技大学 | 江苏 苏州市 | 理工 | 研究生院 |
2023 | 297 | 苏州科技大学 | 江苏 苏州市 | 理工 | 研究生院 |
2022 | 312 | 苏州科技大学 | 江苏 苏州市 | 理工 | 研究生院 |
2021 | 305 | 苏州科技大学 | 江苏 苏州市 | 理工 | 研究生院 |
3. 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苏州科技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1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212 | 苏州科技大学 | 江苏 苏州市 | 理工 | 研究生院 |
2022 | 217 | 苏州科技大学 | 江苏 苏州市 | 理工 | 研究生院 |
二:苏州科技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江苏省内高校排名中,苏州科技大学排在南京工程学院之上,仅次于徐州医科大学,排第30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29 | 徐州医科大学 | 医药 | 江苏 徐州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30 | 苏州科技大学 | 理工 | 江苏 苏州市 | 研究生院 | 公办 |
31 | 南京工程学院 | 理工 | 江苏 南京市 | 省属 | 公办 |
三:苏州科技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苏州科技大学仅次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95位,排在重庆理工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94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 桂林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95 | 苏州科技大学 | 江苏 苏州市 | 研究生院 | 公办 |
96 | 重庆理工大学 | 重庆 巴南区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公办 |
四:苏州科技大学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融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一等奖等省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近年来,苏科大学子每年获得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名录赛事奖项600余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创佳绩。学校连续4年在省研究生教育综合评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考核均获A等。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以两院院士周锡元、叶可明为代表的20余万名各类毕业生,学校被誉为规划师的孵化基地、工程师的成长摇篮、基础教育骨干的培育中心。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响应国家外交战略,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入。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9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自1993年以来每年承办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援外人力资源培训班,为1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000余名环保、能源和物流等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和学历教育。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获批省“十四五”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3项,获批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3项,入选“中国—白俄罗斯国际教育合作联盟”等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