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工业大学最新排名:广东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122位,仅次于东北财经大学;广东省内排行第10名,仅次于华南农业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36名,仅次于上海理工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广东工业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广东工业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广东工业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广东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广东工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00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00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101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02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102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 广东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广东工业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10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105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4 | 91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124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25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127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3. 广东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广东工业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6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68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82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88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二:广东工业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广东省内高校排名中,广东工业大学排在广州大学之上,仅次于华南农业大学,排第10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9 | 华南农业大学 | 农林 | 广东 广州市 | 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10 | 广东工业大学 | 理工 | 广东 广州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11 | 广州大学 | 综合 | 广东 广州市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101计划 | 公办 |
三:广东工业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广东工业大学仅次于上海理工大学,排名第36位,排在浙江理工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35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36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37 |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四:广东工业大学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教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大陆高校第35—49位,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全球第301—400名。
学校坚持与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目前与地方政府和工业界联合建立了“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惠州广工大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等13个重大协同创新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省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IC设计、工业设计、先进材料、环境生态、生物制药、软物质等多个领域促进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牵头推动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建设。
学校立足湾区、面向全球,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办学。先后与国(境)外170多所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和科研工作国际化创造条件、提供平台。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巴人工智能卓越中心建设,成立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及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等研究平台,举办新兴经济体论坛等品牌智库研讨活动。链接全球顶级资源,与诺贝尔奖得主共建智能材料与绿色电化学联合实验室。牵头发起粤港澳高校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联盟,讲好广东“双碳”故事,传播全球生态治理的广工声音。现有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1个,开办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动画专业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国际班5个。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秉承文化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