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皖南医学院最新排名:皖南医学院全国排名第532位,仅次于阜阳师范大学;安徽省内排行第19名,仅次于阜阳师范大学;全国医药类高校排名第56名,仅次于沈阳医学院。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皖南医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皖南医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皖南医学院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皖南医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皖南医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0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408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 芜湖市 | 医药 | 省属 |
2023 | 351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 芜湖市 | 医药 | 省属 |
2022 | 356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 芜湖市 | 医药 | 省属 |
2. 皖南医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皖南医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00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00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 芜湖市 | 医药 | 省属 |
2023 | 314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 芜湖市 | 医药 | 省属 |
2022 | 353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 芜湖市 | 医药 | 省属 |
2021 | 332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 芜湖市 | 医药 | 省属 |
3. 皖南医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皖南医学院2023年全国排名第33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335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 芜湖市 | 医药 | 省属 |
二:皖南医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安徽省内高校排名中,皖南医学院排在滁州学院之上,仅次于阜阳师范大学,排第19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8 | 阜阳师范大学 | 师范 | 安徽 阜阳市 | 省属 | 公办 |
19 | 皖南医学院 | 医药 | 安徽 芜湖市 | 省属 | 公办 |
20 | 滁州学院 | 综合 | 安徽 滁州市 | 省属 | 公办 |
三:皖南医学院在医药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医药类高校排行中,皖南医学院仅次于沈阳医学院,排名第56位,排在济宁医学院之上。
医药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55 | 沈阳医学院 | 辽宁 沈阳市 | 省属 | 公办 |
56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 芜湖市 | 省属 | 公办 |
57 | 济宁医学院 | 山东 济宁市 | 省属 | 公办 |
四:皖南医学院简介
皖南医学院地处有着“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美誉的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市。学校建于1958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六年。学校目前为安徽省重点支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形成了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办学格局。学科建设涵盖医、理、工、管、经、法6个门类,实施“1+3+1”学科建设规划,以省高峰学科临床医学为引领,推进省高峰培育学科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协同,强化特色学科法医学攻坚,促进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现有ESI排名全球前1%学科1个,重症医学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专科、重点培育专科28个。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开放办学战略,与美国、德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与合作,签署11个框架性合作协议。近年来,选派200余名教职医护员工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进修、访学、培训等,组织300余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自2021年起招收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学校作为芜湖市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深化长期战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与芜湖、宣城、马鞍山等市人民政府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