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阜阳师范大学最新排名:阜阳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475位,仅次于五邑大学;安徽省内排行第17名,仅次于蚌埠医科大学;全国师范类高校排名第42名,仅次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阜阳师范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阜阳师范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阜阳师范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阜阳师范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阜阳师范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9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98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阜阳市 | 师范 | 省属 |
2023 | 366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阜阳市 | 师范 | 省属 |
2022 | 336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阜阳市 | 师范 | 省属 |
2021 | 350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阜阳市 | 师范 | 省属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2. 阜阳师范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阜阳师范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2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22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阜阳市 | 师范 | 省属 |
2023 | 330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阜阳市 | 师范 | 省属 |
2022 | 340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阜阳市 | 师范 | 省属 |
2021 | 303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阜阳市 | 师范 | 省属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二:阜阳师范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4)
在安徽省内高校排名:阜阳师范大学排在合肥师范学院之上,仅次于蚌埠医科大学,排第17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6 | 蚌埠医科大学 | 医药 | 安徽 蚌埠市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17 | 阜阳师范大学 | 师范 | 安徽 阜阳市 | 省属 | 公办 |
18 | 合肥师范学院 | 师范 | 安徽 合肥市 | 省属 | 公办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详见:安徽高校排名一览表(安徽省大学排行榜2024最新名单)
三:阜阳师范大学在师范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4)
在师范类高校排行中:阜阳师范大学仅次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排名第42位,排在南京晓庄学院之上。
师范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41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天津 津南区 | 省属,省部共建 | 公办 |
42 | 阜阳师范大学 | 安徽 阜阳市 | 省属 | 公办 |
43 | 南京晓庄学院 | 江苏 南京市 | 省属 | 公办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四:阜阳师范大学简介
阜阳师范大学是一所多科性本科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学校坐落在千年历史文化古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阜阳。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是老庄文化发源地、管鲍故里、三曹故乡,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有着“百亿粮仓、颍淮善郡、书法名城、生态水城”的美誉。学校毗邻古颍州西湖,汇千里长淮锦绣,聚三清贯颍灵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达便捷,环境秀美怡人。
学校创办于1956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设立阜阳师范学院,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2009年启动研究生培养,2019年更名为阜阳师范大学,并获批为安徽省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05年、2014年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校60多年来,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应用型优势初步彰显、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省属地方高校,先后向社会输送17万余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赢得广泛赞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自胜、勤行”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育人、求真务实”的学校精神,坚持创新驱动,深化综合改革,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