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安理工大学最新排名:西安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144位,仅次于上海师范大学;陕西省内排行第8名,仅次于长安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44名,仅次于昆明理工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西安理工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西安理工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西安理工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西安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西安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1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18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117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16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123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 西安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西安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0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07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114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18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113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3. 西安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西安理工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53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153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45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147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二:西安理工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陕西省内高校排名中,西安理工大学排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之上,仅次于长安大学,排第8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7 | 长安大学 | 理工 | 陕西 西安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8 | 西安理工大学 | 理工 | 陕西 西安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理工 | 陕西 西安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三:西安理工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西安理工大学仅次于昆明理工大学,排名第44位,排在大连海事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43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 昆明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44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45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四:西安理工大学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入选高校,工信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学校是我国水利水电、装备制造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现有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分属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12个陕西省优势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农业科学等学科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位列世界高校501-600位,全国高校89-110位。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02项,省级教改项目111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34部;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2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个首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7个第二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5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4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3个省级虚拟教研室,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1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名教师获得二等奖;1名教师荣获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入选工信部首批“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建设9项,教材研究基地1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作为全国试点高校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有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全国示范性基地,8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