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理工学院最新排名:贵州理工学院全国排名第584位,仅次于玉林师范学院;贵州省内排行第11名,仅次于贵阳学院;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168名,仅次于吉林化工学院。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贵州理工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贵州理工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贵州理工学院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贵州理工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贵州理工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3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432 | 贵州理工学院 | 贵州 贵阳市 | 理工 | 省属 |
2023 | 409 | 贵州理工学院 | 贵州 贵阳市 | 理工 | 省属 |
2022 | 434 | 贵州理工学院 | 贵州 贵阳市 | 理工 | 省属 |
2021 | 371 | 贵州理工学院 | 贵州 贵阳市 | 理工 | 省属 |
2. 贵州理工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贵州理工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5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51 | 贵州理工学院 | 贵州 贵阳市 | 理工 | 省属 |
2023 | 359 | 贵州理工学院 | 贵州 贵阳市 | 理工 | 省属 |
2022 | 398 | 贵州理工学院 | 贵州 贵阳市 | 理工 | 省属 |
2021 | 362 | 贵州理工学院 | 贵州 贵阳市 | 理工 | 省属 |
二:贵州理工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贵州省内高校排名中,贵州理工学院排在遵义师范学院之上,仅次于贵阳学院,排第11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0 | 贵阳学院 | 综合 | 贵州 贵阳市 | 省属 | 公办 |
11 | 贵州理工学院 | 理工 | 贵州 贵阳市 | 省属 | 公办 |
12 | 遵义师范学院 | 师范 | 贵州 遵义市 | 省属 | 公办 |
三:贵州理工学院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贵州理工学院仅次于吉林化工学院,排名第168位,排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67 | 吉林化工学院 | 吉林 吉林市 | 省属 | 公办 |
168 | 贵州理工学院 | 贵州 贵阳市 | 省属 | 公办 |
169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浙江 杭州市 | 省属 | 公办 |
四:贵州理工学院简介
学校坚持“特色创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重工厚理、强管兴文、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探索和构建“学科-专业-平台-团队-项目-成果”一体化建设发展体系。2014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平台框架下,2017年,发起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联盟”。202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获批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2700余人,包括来自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14个国家的留学生。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分别与中航贵飞公司、阿里巴巴集团、贵州磷化集团等头部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排名进入全国300强。
学校建有国家级健康智造众创空间和镁及镁合金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获批共建教育部“喀斯特地区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熔盐电化反应实验基地。建有贵州省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轻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磷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岩溶工程地质与隐伏矿产资源特色重点实验室等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特种功能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理工学院院士工作站、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建有航空轻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果酒酿造工程技术、能源化学转化新材料等3个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重金属原位调控与生态修复、智能优化与数据挖掘、隐伏矿床勘测等3个团队是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有贵州省绿色过程工程人才基地和贵州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人才基地共2个省级人才基地,拥有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氟硅材料工程等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共建贵州磷石膏研究院、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贵阳市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资源勘查工程教师团队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校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29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800余篇,其中,近三年ESI前1%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10论文、SCI一区二区论文达150余篇。主持研制国际ISO标准2项,主持和参与研制起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2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