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科技大学最新排名:北京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35位,仅次于重庆大学;北京市内排行第9名,仅次于中国农业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7名,仅次于电子科技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北京科技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北京科技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北京科技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北京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5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3 | 35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36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1 | 33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 北京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4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3 | 32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33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1 | 32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3. 北京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QS版)
按Q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北京科技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2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24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4 | 23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3 | 24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23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4. 北京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北京科技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4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44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41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1 | 38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二:北京科技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北京市内高校排名中,北京科技大学排在北京交通大学之上,仅次于中国农业大学,排第9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8 | 中国农业大学 | 农林 | 北京 海淀区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公办 |
9 | 北京科技大学 | 理工 | 北京 海淀区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10 | 北京交通大学 | 理工 | 北京 海淀区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公办 |
三:北京科技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北京科技大学仅次于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7位,排在南方科技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6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两电一邮,省部共建,101计划 | 公办 |
7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8 | 南方科技大学 | 广东 深圳市 | 双一流,省属,保研,研究生院,101计划 | 公办 |
四: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全校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9.68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4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共建),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共建),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安全监管监察科技支撑工程,4个国家能源局“赛马争先”创新平台(含共建),8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特别是,学校作为首个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建成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并组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图书馆实体馆藏258.3万余册(件)。定期出版《InternationalJournalofMinerals,MetallurgyandMaterials》(《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工程科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金属世界》《粉末冶金技术》《思想教育研究》《Materials Genome Engineering Advances》(《材料基因工程前沿(英文)》)《Green and Smart Mining Engineering》(《绿色与智能矿业工程(英文)》)等重要学术刊物。
截至2023年12月,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3743人、研究生12998人(其中硕士生8935人、博士生4063人),国际学生733人。另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7517人。已形成全日制本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