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塔里木大学最新排名:塔里木大学全国排名第417位,仅次于湖南理工学院;新疆内排行第6名,仅次于新疆师范大学;全国综合类高校排名第107名,仅次于西华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塔里木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塔里木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塔里木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塔里木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塔里木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0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05 | 塔里木大学 | 新疆 | 综合 | 省重点,省部共建 |
2023 | 337 | 塔里木大学 | 新疆 | 综合 | 省重点,省部共建 |
2022 | 303 | 塔里木大学 | 新疆 | 综合 | 省重点,省部共建 |
2021 | 330 | 塔里木大学 | 新疆 | 综合 | 省重点,省部共建 |
2. 塔里木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塔里木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0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06 | 塔里木大学 | 新疆 | 综合 | 省重点,省部共建 |
2023 | 249 | 塔里木大学 | 新疆 | 综合 | 省重点,省部共建 |
2022 | 256 | 塔里木大学 | 新疆 | 综合 | 省重点,省部共建 |
2021 | 263 | 塔里木大学 | 新疆 | 综合 | 省重点,省部共建 |
二:塔里木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新疆内高校排名中,塔里木大学排在伊犁师范大学之上,仅次于新疆师范大学,排第6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5 | 新疆师范大学 | 师范 | 新疆 乌鲁木齐市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6 | 塔里木大学 | 综合 | 新疆 | 省重点,省部共建 | 公办 |
7 | 伊犁师范大学 | 师范 | 新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省属,省部共建 | 公办 |
三:塔里木大学在综合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综合类高校排行中,塔里木大学仅次于西华大学,排名第107位,排在大理大学之上。
综合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06 | 西华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107 | 塔里木大学 | 新疆 | 省重点,省部共建 | 公办 |
108 | 大理大学 | 云南 大理白族自治州 | 省属 | 公办 |
四:塔里木大学简介
塔里木大学创建于1958年10月。学校是由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创办,他生前一直任名誉校长。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7年成为“教育部创新创业示范高校”,201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进入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同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20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1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4年成为来华留学生招收和培养单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教育戍边的重要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新疆共命运,谱写了新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始终扎根新疆大地,立足时代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标志性成果。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8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8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40余部,发表SCI论文670余篇。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南疆特色果树高效优质栽培与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农业农村部(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环塔里木畜草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塔里木绿洲农业重点实验室),1个兵团技术创新中心(兵团南疆特色林果技术创新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兵团协同创新(培育)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兵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加强校地合作,积极融入阿拉尔大学城(教育园区)建设,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本、硕、博学生联合培养,形成了“9+1”联合培养新机遇。教育部先后安排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构建了“8+1”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