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科技学院最新排名:河南科技学院全国排名第427位,仅次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河南省内排行第15名,仅次于信阳师范大学;全国师范类高校排名第31名,仅次于长春师范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河南科技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河南科技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河南科技学院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河南科技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河南科技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3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39 | 河南科技学院 | 河南 新乡市 | 师范 | 省属 |
2023 | 342 | 河南科技学院 | 河南 新乡市 | 师范 | 省属 |
2022 | 332 | 河南科技学院 | 河南 新乡市 | 师范 | 省属 |
2021 | 429 | 河南科技学院 | 河南 新乡市 | 师范 | 省属 |
2. 河南科技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河南科技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25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251 | 河南科技学院 | 河南 新乡市 | 师范 | 省属 |
2023 | 263 | 河南科技学院 | 河南 新乡市 | 师范 | 省属 |
2022 | 273 | 河南科技学院 | 河南 新乡市 | 师范 | 省属 |
2021 | 265 | 河南科技学院 | 河南 新乡市 | 师范 | 省属 |
3. 河南科技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河南科技学院2023年全国排名第31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315 | 河南科技学院 | 河南 新乡市 | 师范 | 省属 |
二:河南科技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河南省内高校排名中,河南科技学院排在洛阳师范学院之上,仅次于信阳师范大学,排第15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4 | 信阳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南 信阳市 | 省属 | 公办 |
15 | 河南科技学院 | 师范 | 河南 新乡市 | 省属 | 公办 |
16 | 洛阳师范学院 | 综合 | 河南 洛阳市 | 省属 | 公办 |
三:河南科技学院在师范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师范类高校排行中,河南科技学院仅次于长春师范大学,排名第31位,排在黄冈师范学院之上。
师范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30 | 长春师范大学 | 吉林 长春市 | 省属,研究生院 | 公办 |
31 | 河南科技学院 | 河南 新乡市 | 省属 | 公办 |
32 | 黄冈师范学院 | 湖北 黄冈市 | 公办 |
四:河南科技学院简介
学校赓续红色血脉,坚守教育初心,扎根中原沃土,形成了“源于农、兴于农、发展于农、服务于农”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河南新乡市,占地面积2021亩,校舍面积近79万平方米。建校80余年来,学科专业已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25个教学单位,70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9万余人。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36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6个。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等15个,河南省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等38个,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及产业学院3个。学校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高校,作物学学科、园艺学学科群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高端智能起重装备学科群是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重点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学校是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单位,建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国家猪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农业农村部传统特色肉制品加工技术科研试验基地、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杂交小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棉麦分子生态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8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教学团队、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54个,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
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高等教育十大杰出贡献单位、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博士后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最佳暑期实践大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教师培训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教育外事工作优秀集体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集中优势起高峰,调整优化促发展,质量导向抓内涵,深化改革激活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把我校早日建成位居全国同类地方高校前列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