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甘肃高考540分左右历史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更新:2024-12-27 08:09:17 赶考猫

2025年甘肃高考历史类54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538分、539分、540分、541分、542分的甘肃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甘肃高考540分左右历史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甘肃高考54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历史类考生54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西北师范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甘肃政法大学(公办)、浙江理工大学(公办)、长江大学(公办)、济南大学(公办)、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公办)、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甘肃历史类5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94所)

以下为2024年甘肃高考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4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4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西北师范大学540 / 4100本科公办
2西北师范大学536 / 4474本科公办
3西北师范大学532 / 4890本科公办
4西北师范大学531 / 4985本科公办
5甘肃政法大学523 / 5860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浙江理工大学543 / 3828本科公办
2长江大学543 / 3828本科公办
3济南大学543 / 3828本科公办
4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543 / 3828本科公办
5江西科技师范大学543 / 3828本科公办
6西安外国语大学543 / 3828本科公办
7武汉科技大学542 / 3934本科公办
8中国传媒大学540 / 4100本科公办
9南方医科大学538 / 4286本科公办
10上海理工大学538 / 4286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194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甘肃历史类5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西北师范大学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社会服务】学校充分发挥区位办学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智库服务、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教育资源输出、文化资源开放为主要内容,不断促进开放办学,拓展社会服务空间,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全国最早独立设置的八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之一,是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近7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也对学校扎实的教学工作、明显的办学成效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科学研究 现建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发改委工程中心(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0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奖项35项;获批发明专利131项。学校编辑出版《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三种学术期刊。《职教论坛》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2008、2011、2014、2017、2020版)、2020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7版、2020版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9年入选中国社科院期刊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特色化发展案例选编》,2021年获得江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等荣誉,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刊物之一。《职教论坛》“继续教育”栏目2020年分别荣获“江西省2020年度期刊优秀栏目”、华东地区“优秀栏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为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栏目2018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地方文化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关注。

3、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湖北省“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5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318人,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等培养计划入选者9人,湖北名师15人,湖北名师工作室8个,楚天名师1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7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5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混合智能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

相关推荐:

2024甘肃高考历史类一分一段排名表(最新位次查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