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38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378分、379分、380分、381分、382分的甘肃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甘肃高考38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物理类考生38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陇南师范学院(公办)、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公办)、河西学院(公办)、兰州文理学院(公办)、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公办)、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民办)、长春科技学院(民办)、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民办)、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民办)、沈阳农业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甘肃物理类38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75所)
以下为2024年甘肃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8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38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陇南师范学院 | 383 / 85521 | 专科 | 公办 |
2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 383 / 85521 | 本科 | 公办 |
3 | 河西学院 | 382 / 85903 | 本科 | 公办 |
4 | 兰州文理学院 | 379 / 87126 | 本科 | 公办 |
5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 377 / 87950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383 / 85521 | 本科 | 民办 |
2 | 长春科技学院 | 383 / 85521 | 本科 | 民办 |
3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 383 / 85521 | 本科 | 民办 |
4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383 / 85521 | 本科 | 民办 |
5 | 沈阳农业大学 | 382 / 85903 | 本科 | 公办 |
6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 381 / 86325 | 专科 | 公办 |
7 | 邢台医学院 | 380 / 86767 | 专科 | 公办 |
8 | 宁波财经学院 | 378 / 87535 | 本科 | 民办 |
9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377 / 87950 | 本科 | 公办 |
10 | 宁波财经学院 | 375 / 88749 | 本科 | 民办 |
完整名单包含275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甘肃物理类38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河西学院
河西学院是甘肃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确定由复旦大学对口支援的高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甘肃省文明校园。
科研成果 学校始终坚持做河西文章,致力于“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扶持一批河西研究专家,培养一批服务河西的名人”,在河西种业、沙产业、河西简牍、敦煌文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等方面已形成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近5年,先后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项目等37项,国家部委和省级项目21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11项;出版著作和教材267多部,发表论文3851篇,168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专利奖、社科成果奖, 获得52项授权发明专利。
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97年,原名“湘南文理专修学院”;1998年迁址长沙市岳麓区,更名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筹)”;2000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为高职专科学校;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5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3年学校顺利接受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多途径搭建学生成长成才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创业、考研、考公务员、参加司法考试、参与学科竞赛、参加科技创新等。近年来,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数、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等不断增多,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同类院校前列。
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创建于1933年,是省属唯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8326人。学校前身是“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有90年职业教育历史,1959-1963年和1978-1983年两段时期,曾开办本科职业教育。
学校全面实施“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协同育人模式,2013年以来,先后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10所本科院校在42个专业开展“2+2”高本联培、“3+2”高本衔接、“4+0”应用型、“2+0”专升本等类型本科人才培养,共培养本科层次人才3696人。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立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3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0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