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录取分数线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最新公布】

更新:2024-12-09 16:52:01 赶考猫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位于天津市,创办于2005年,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3862名新生,涉及30个省市,那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最新公布】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宁夏(本二)理科403分、文科466分,新疆(本二)理科292分、文科332分,云南省(本二)理科438分、文科512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河南省本二理科436396
内蒙古本二A理科364360
宁夏本二理科403371
青海省本二理科338325
山西省本二C理科400418
陕西省本二理科427372
四川省本二理科475459
新疆本二理科292262
云南省本二理科438420
河南省本二文科463428
内蒙古本二A文科397381
宁夏本二文科466419
青海省本二文科409382
山西省本二C文科430446
陕西省本二文科453397
四川省本二文科481457
新疆本二文科332304
云南省本二文科512480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广东省(本科)历史类483分、物理类485分,贵州省(本科)物理类382分、历史类447分,江苏省(本科)物理类462分、历史类483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安徽省本科物理类482465
重庆市本科物理类464427
福建省本科物理类499449
甘肃省本科物理类400370
广东省本科物理类485442
广西省本科物理类371371
贵州省本科物理类382380
河北省本科物理类475448
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435360
湖北省本科物理类463437
湖南省本科物理类444422
江西省本科物理类467448
江苏省本科物理类462462
辽宁省本科物理类454368
安徽省本科历史类476462
重庆市本科历史类483428
福建省本科历史类452431
甘肃省本科历史类435421
广东省本科历史类483428
广西省本科历史类407400
贵州省本科历史类447442
河北省本科历史类481449
湖北省本科历史类475432
湖南省本科历史类469438
江西省本科历史类494463
江苏省本科历史类483478
辽宁省本科历史类441400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北京市(本科)综合类434分、海南省(本科)综合类483分、上海市(本科)综合类403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北京市本科综合类434434
海南省本科综合类483483
山东省1段综合类455444
上海市本科综合类403403
天津市本科B综合类475475
浙江省2段综合类480269

附: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200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科技大学和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独立学院,是全国首批接受教育部规范工作验收的三所独立学院之一。学校在天津市民办高校办学年检审核中历年均合格。学校位于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占地1297.73亩,建筑面积35.16万平方米。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水平不断提升。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担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群等人担任相关学科带头人,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实施“名师工程”,聘请中国环境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宋存义,北京市教学名师范玉妹,天津市教学名师杨新月等京津地区“双一流”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先后引进3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且曾担任过系部主任的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天津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天津市、北京科技大学组织的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1项。学校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富有活力、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学校依托北京科技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并实施以“应用型”理论教学、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为核心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生毕业论文在天津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中曾六次荣获“优秀毕业论文”称号。学生在第九届至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64项。学生智能车队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机器人团队在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活动中成绩突出。学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创客马拉松大赛等比赛中成绩突出,获市级以上竞赛奖1200余人次。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各行各类人才26000余人,一大批学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继续深造,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较高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