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创办于1993年,学校现有9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7217名新生,涉及25个省市,那山东协和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山东协和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山东协和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内蒙古(本二A)理科383分、文科412分,山西省(本二C)理科405分、文科424分,新疆(本二)理科295分、文科315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16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383 | 360 |
宁夏 | 本二 | 理科 | 393 | 371 |
青海省 | 本二 | 理科 | 326 | 325 |
山西省 | 本二C | 理科 | 405 | 418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29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494 | 459 |
新疆 | 本二 | 理科 | 295 | 262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38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39 | 428 |
内蒙古 | 本二A | 文科 | 412 | 381 |
宁夏 | 本二 | 文科 | 453 | 419 |
青海省 | 专科 | 文科 | 142 | 150 |
山西省 | 本二C | 文科 | 424 | 446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47 | 397 |
四川省 | 专科 | 文科 | 150 | 150 |
新疆 | 本二 | 文科 | 315 | 304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94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山东协和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重庆市(本科)历史类428分、物理类461分,贵州省(专科)历史类282分,河北省(本科)历史类470分、物理类471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7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461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9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00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0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86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98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1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78 | 360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7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29 | 368 |
安徽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00 | 200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428 | 428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35 | 431 |
甘肃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89 | 160 |
广东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1 | 428 |
广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55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82 | 180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0 | 449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18 | 410 |
江苏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3 | 478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00 | 40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山东协和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484分、天津市(本科B)综合类482分、浙江省(2段)综合类472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484 | 483 |
山东省 | 2段 | 综合类 | 155 | 150 |
天津市 | 本科B | 综合类 | 482 | 475 |
浙江省 | 2段 | 综合类 | 472 | 269 |
附:山东协和学院简介
山东协和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首批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首批山东省绿色学校和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在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中,连续3年位居同类高校第一名。在2023、2024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居全国民办高校主榜第一名。
学校坐落于山东省省会济南,下设10个教学院(部),开设43个普通本科专业,形成以医学为特色,医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
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专业特色学院2个、省级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3项、省级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9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49项,省级教改项目7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
学校建有省级教学团队、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高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团队、山东省哲学社科人才团队、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