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录取分数线

长春师范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最新公布】

更新:2024-12-07 16:21:27 赶考猫

长春师范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创办于1906年,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专业,9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2763名新生,涉及28个省市,那长春师范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长春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最新公布】

长春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长春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内蒙古(本二B)理科375分、文科398分,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理科312分、文科332分,云南省(本二)理科480分、文科536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河南省本二理科487396
内蒙古本二B理科375360
青海省本一理科370343
山西省本二A理科476418
陕西省本二理科457372
四川省本二理科508459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理科312262
云南省本二理科480420
河南省本二文科485428
内蒙古本二B文科398381
青海省本一文科443411
山西省本二B文科448446
陕西省本二文科476397
四川省本二文科482457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文科332304
云南省本二文科536480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长春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安徽省(本科)历史类481分、物理类512分,福建省(本科)历史类468分、物理类524分,黑龙江省(本科)历史类470分、物理类507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安徽省本科物理类512465
重庆市本科物理类526427
福建省本科物理类524449
甘肃省本科物理类458370
广东省本科物理类516442
广西省本科物理类432371
贵州省本科物理类447380
河北省本科物理类532448
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507360
湖北省本科物理类510437
湖南省本科物理类456422
江西省本科物理类503448
江苏省本科物理类526462
辽宁省本科物理类520368
安徽省本科历史类481462
重庆市本科历史类497428
福建省本科历史类468431
甘肃省本科历史类450421
广东省本科历史类500428
广西省本科历史类429400
贵州省本科历史类492442
河北省本科历史类494449
黑龙江省本科历史类470410
湖北省本科历史类483432
湖南省本科历史类462438
江西省本科历史类492463
江苏省本科历史类513478
辽宁省本科历史类472400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长春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30分、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27分、浙江省(2段)综合类484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北京市本科综合类459434
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30483
山东省1段综合类485444
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27475
浙江省2段综合类484269

附:长春师范大学简介

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

学校前身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百余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先后易名为长春府学堂、长春县立师范学校、吉长道立师范学校、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长春师范学校。1958年市政府在长春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学校建有长吉、乐群、北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12.5万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科研单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0.5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1亿元。图书馆藏书205.07万册。学校设有81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教职工1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目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1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