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理工学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创办于2005年。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6865名新生,涉及27个省市,那保定理工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保定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保定理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西省(本二C)理科388分,陕西省(本二)理科409分、文科430分,云南省(本二)理科423分、文科48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21 | 396 |
内蒙古 | 专科 | 理科 | 248 | 160 |
青海省 | 本二 | 理科 | 332 | 325 |
山西省 | 本二C | 理科 | 388 | 418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09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472 | 459 |
新疆 | 本二 | 理科 | 269 | 262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23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41 | 428 |
内蒙古 | 专科 | 文科 | 212 | 160 |
青海省 | 本二 | 文科 | 391 | 382 |
山西省 | 专科 | 文科 | 201 | 130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30 | 397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468 | 457 |
新疆 | 本二 | 文科 | 306 | 304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80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保定理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甘肃省(本科)物理类385分、历史类421分,广西省(本科)物理类372分、历史类400分,贵州省(本科)物理类409分、历史类45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438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6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85 | 370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72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09 | 380 |
河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48 | 200 |
黑龙江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92 | 1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37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36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7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2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22 | 368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434 | 428 |
甘肃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21 | 421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00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56 | 442 |
河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76 | 200 |
黑龙江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18 | 160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32 | 432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52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7 | 463 |
江苏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8 | 478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00 | 40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保定理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北京市(本科)综合类434分、山东省(1段)综合类445分、上海市(本科)综合类392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北京市 | 本科 | 综合类 | 434 | 434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483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45 | 444 |
上海市 | 本科 | 综合类 | 392 | 403 |
天津市 | 专科 | 综合类 | 160 | 120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526 | 492 |
附:保定理工学院简介
保定理工学院,前身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是200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保定贺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8年,转设更名为保定理工学院。
学校地处河北省保定市,校园占地面积114.1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3.4万平方米。校园林秀花香、环境幽雅。现代教学与生活设施体系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
学校秉承“精 准 严 好”的校训,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注重内涵、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师为根、学生为本,专业为基、质量为魂,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办学方向,以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知识匹配、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服务社会。
学校设有资源与工程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9个二级教学单位。现开设地质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环境设计、学前教育等4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学为特色,工科为主体,理、经、管、文、艺、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十分重视教学队伍建设,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支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等结构日趋合理的近千人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