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几本院校?属于一本还是二本大学呢?学校实力到底怎么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批次都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属于一本大学!
另外赶考猫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官网得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所理工类公办本科院校,省内本科批次录取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市级特色专业9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各省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2024)
包含2024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各省市录取的本科批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等。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北京市(本科) | 综合类 | 486 | 35338 | 434 |
安徽省(本科) | 物理类 | 596 | 28149 | 465 |
重庆市(本科) | 物理类 | 582 | 19519 | 427 |
福建省(本科) | 物理类 | 594 | 18334 | 449 |
甘肃省(本科) | 物理类 | 493 | 35593 | 370 |
广东省(本科) | 物理类 | 574 | 43421 | 442 |
广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568 | 17775 | 371 |
贵州省(本科) | 物理类 | 454 | 87442 | 380 |
海南省(本科) | 综合类 | 629 | 7486 | 483 |
河北省(本科) | 物理类 | 591 | 21147 | 448 |
河南省(本一) | 理科 | 589 | 31680 | 511 |
文科 | 529 | 21553 | 521 | |
黑龙江省(本科) | 物理类 | 593 | 10046 | 360 |
湖北省(本科) | 物理类 | 587 | 24132 | 437 |
湖南省(本科) | 物理类 | 589 | 18705 | 422 |
江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573 | 23608 | 448 |
吉林省(本科) | 物理类 | - | - | 345 |
江苏省(本科) | 物理类 | 591 | 38210 | 462 |
辽宁省(本科) | 物理类 | 595 | 16068 | 368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519 | 17201 | 471 |
宁夏(本一) | 理科 | 488 | 6101 | 432 |
青海省(本一) | 理科 | 452 | 4455 | 343 |
山西省(本一B) | 理科 | 560 | 19452 | 506 |
陕西省(本一) | 理科 | 551 | 22234 | 475 |
文科 | 520 | 7029 | 488 | |
四川省(本一) | 理科 | 597 | 28248 | 539 |
文科 | 556 | 8836 | 529 | |
天津市(本科A) | 综合类 | 604 | 10828 | 475 |
新疆(本一) | 理科 | 487 | 6183 | 390 |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58 | 5836 | 390 |
云南省(本一) | 理科 | 575 | 14980 | 505 |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www.gankaomao.com |
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信息类学科齐全、信息特色鲜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源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8年多源汇流成立北京机械学院,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归机械电子工业部领导。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78年创建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1997年合并成立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正式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学校1958年开始大规模本科教育,1981年开始培养研究生,2018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1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获批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构建了全日制本科教育、硕博研究生教育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交叉融合,学科建设实力持续提升。立足国家和首都亟需,聚焦优势注重交叉,稳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7个,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6个学科在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进入前50%。现有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2个,参与共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实现学科对本科专业、优势学科对一流本科专业的支撑全覆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