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贵州理工学院?2025年贵州理工学院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贵州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贵州理工学院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46分、历史类486分。
2、在外省: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67分;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23分;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74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贵州理工学院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贵州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贵州理工学院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08 | 115109 | 465 |
重庆(本科) | 物理类 | 494 | 64147 | 427 |
福建(本科) | 物理类 | 518 | 61809 | 449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74 | 43686 | 370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510 | 130609 | 442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94 | 60151 | 371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46 | 94194 | 380 |
历史类 | 486 | 24030 | 442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74 | 17335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03 | 117972 | 448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70 | 198702 | 396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66 | 46141 | 360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23 | 70262 | 437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87 | 104022 | 422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15 | 69923 | 448 |
吉林(本科) | 物理类 | 451 | 39889 | 345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13 | 128299 | 462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453 | 75911 | 368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396 | 51212 | 360 |
宁夏(本二) | 理科 | 413 | 18103 | 371 |
青海(本一) | 理科 | 367 | 13908 | 343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70 | 253515 | 444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438 | 87224 | 418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61 | 70898 | 372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34 | 89526 | 459 |
云南(本二) | 理科 | 510 | 44710 | 420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17 | 149361 | 492 |
三、贵州理工学院简介
学校坚持“特色创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重工厚理、强管兴文、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探索和构建“学科-专业-平台-团队-项目-成果”一体化建设发展体系。2014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平台框架下,2017年,发起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联盟”。202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获批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学校建有国家级健康智造众创空间和镁及镁合金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获批共建教育部“喀斯特地区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熔盐电化反应实验基地。建有贵州省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轻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磷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岩溶工程地质与隐伏矿产资源特色重点实验室等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特种功能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理工学院院士工作站、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建有航空轻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果酒酿造工程技术、能源化学转化新材料等3个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重金属原位调控与生态修复、智能优化与数据挖掘、隐伏矿床勘测等3个团队是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有贵州省绿色过程工程人才基地和贵州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人才基地共2个省级人才基地,拥有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氟硅材料工程等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共建贵州磷石膏研究院、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贵阳市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资源勘查工程教师团队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校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29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800余篇,其中,近三年ESI前1%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10论文、SCI一区二区论文达150余篇。主持研制国际ISO标准2项,主持和参与研制起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27项。
面向未来,贵州理工学院将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培养具有鲜红政治底色、扎实工学基础、较好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红色工程师,奋力建设“西部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