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湖北科技学院?2025年湖北科技学院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湖北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湖北科技学院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11分、历史类496分。
2、在外省: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68分、文科506分;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22分;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20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湖北科技学院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湖北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湖北科技学院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18 | 101549 | 465 |
历史类 | 508 | 26342 | 462 |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499 | 15076 | 428 |
物理类 | 527 | 45443 | 427 | |
福建(本科) | 物理类 | 525 | 57031 | 449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84 | 39347 | 370 |
历史类 | 476 | 12847 | 421 |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522 | 110533 | 442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78 | 71517 | 371 |
历史类 | 486 | 19991 | 400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24 | 116129 | 380 |
历史类 | 445 | 40977 | 442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83 | 15317 | 483 |
河北(本科) | 历史类 | 514 | 30559 | 449 |
物理类 | 518 | 95680 | 448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68 | 202264 | 396 |
文科 | 506 | 34448 | 428 |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11 | 80209 | 437 |
历史类 | 496 | 23113 | 432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88 | 102709 | 422 |
历史类 | 491 | 28538 | 438 | |
江西(本科) | 历史类 | 521 | 20748 | 463 |
物理类 | 508 | 77966 | 448 |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483 | 165768 | 462 |
历史类 | 512 | 35123 | 478 |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476 | 64544 | 368 |
历史类 | 480 | 14355 | 400 |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467 | 29927 | 360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520 | 131987 | 444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446 | 81759 | 418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25 | 101095 | 459 |
文科 | 510 | 32170 | 457 | |
新疆(本二) | 理科 | 379 | 19928 | 262 |
文科 | 375 | 7334 | 304 |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82 | 62012 | 420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492 | 177265 | 492 |
浙江(2段) | 综合类 | 488 | 181609 | 269 |
三、湖北科技学院简介
泱泱成均,在江之滨;启真育贤,巍矗鄂南。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形成了以医学为传统优势,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拥有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个办学层次。专业体系较为齐全,设有23个学科性学院及教学单位,在招本科专业55个。2012年,学校开始独立培养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有“十四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医药与大健康、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师范教育与文化传播)、省级重点(特色)学科2个(药学、核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临床医学、教育学)。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学校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材料辐射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业草原桂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2011计划”1个(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辐射化学与功能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农村教育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材料辐射改性湖北省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产业化团队1个(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创新团队),应用型研发团队6个。近五年来,学校主持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 4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3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7 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 160 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 187 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 20 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