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重庆市(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10分、物理类411分。
2、在外省:在陕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21分;在广东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65分;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14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专科) | 物理类 | 459 | 183660 | 200 |
重庆(专科) | 历史类 | 410 | 37278 | 180 |
物理类 | 411 | 103684 | 180 | |
甘肃(专科) | 物理类 | 403 | 76812 | 160 |
广东(专科) | 物理类 | 465 | 211646 | 200 |
广西(专科) | 物理类 | 421 | 117489 | 200 |
贵州(专科) | 物理类 | 407 | 131482 | 180 |
海南(专科) | 综合类 | 550 | 23151 | 250 |
河北(专科) | 物理类 | 445 | 211840 | 200 |
黑龙江(专科) | 物理类 | 375 | 80885 | 160 |
湖北(专科) | 物理类 | 443 | 135642 | 200 |
湖南(专科) | 物理类 | 435 | 173225 | 200 |
江西(专科) | 物理类 | 453 | 144050 | 240 |
江苏(专科) | 历史类 | 389 | 21746 | 260 |
物理类 | 442 | 25312 | 220 | |
内蒙古(专科) | 理科 | 348 | 65472 | 160 |
宁夏(专科) | 理科 | 379 | 25402 | 200 |
青海(专科) | 理科 | 315 | 21913 | 150 |
山西(专科) | 理科 | 387 | 23295 | 130 |
陕西(专科) | 理科 | 421 | 99190 | 150 |
四川(专科) | 理科 | 489 | 151891 | 150 |
新疆(专科) | 理科 | 279 | 38969 | 140 |
新疆(专科(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256 | 26207 | 140 |
文科 | 271 | 8892 | 140 | |
云南(专科) | 理科 | 434 | 95287 | 200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14 | 153073 | 492 |
三、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1年,2006年由重庆市万州卫生学校和重庆市万县中医药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是三峡库区唯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公办医药卫生类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万川毕汇的三峡库区腹心——重庆市万州区,现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历经70余年栉风沐雨,秉持“学则恒心,医则仁心”的校训,坚守“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累计为三峡库区及西部农村基层培养医药卫生人才18万余名。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学校占地1800余亩,校舍69.8万平方米,图书32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亿元。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开放病床2000余张,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临床教学基地(1.5年学校+1.5年医院)9个,教学医院10所,实习基地400余家。学校设有9个教学院部,3个教学科研机构。
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500人,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学生报到率保持在95%以上。护理、助产、临床、口腔、中医等专业执助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国前列,学生双证书获取率96%。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社会用人满意度98%以上。近5年来,学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2届、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赛项1届,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0余项,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0项。80%毕业生服务于基层一线医疗机构,彰显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办学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