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滇西应用技术大学?2025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云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49分、文科519分,(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37分、文科427分。
2、在外省:在内蒙古(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79分、文科404分;在广西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79分、历史类481分;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62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滇西应用技术大学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492 | 16570 | 428 |
物理类 | 500 | 60789 | 427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473 | 17575 | 431 |
物理类 | 513 | 65358 | 449 |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500 | 147664 | 442 |
历史类 | 493 | 43402 | 428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79 | 70819 | 371 |
历史类 | 481 | 21359 | 400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72 | 72059 | 380 |
历史类 | 492 | 21742 | 442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62 | 20113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497 | 127434 | 448 |
历史类 | 520 | 27790 | 449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11 | 303568 | 396 |
文科 | 494 | 42359 | 428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59 | 48674 | 360 |
历史类 | 465 | 14050 | 410 |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486 | 26104 | 432 |
物理类 | 496 | 92750 | 437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70 | 126123 | 422 |
历史类 | 475 | 36096 | 438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499 | 88141 | 448 |
历史类 | 516 | 23468 | 463 | |
辽宁(本科) | 历史类 | 441 | 19482 | 400 |
物理类 | 453 | 75911 | 368 |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379 | 56575 | 360 |
文科 | 404 | 16082 | 381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62 | 273725 | 444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43 | 83268 | 372 |
文科 | 459 | 23410 | 397 |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09 | 122881 | 459 |
文科 | 512 | 30758 | 457 |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49 | 84800 | 420 |
文科 | 519 | 26269 | 480 | |
云南(专科) | 理科 | 337 | 149750 | 200 |
文科 | 427 | 74075 | 200 |
三、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简介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是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滇西大作为新型的普通公办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特色学院:傣医药学院(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洱茶学院(位于普洱市思茅区)、珠宝学院(位于保山腾冲市)
滇西大充分嫁接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及省属重点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得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暨南大学、保定学院、福州大学、广州财经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全方位的支持,部属高校挂职干部人才、银龄教师等广泛参与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与普洱茶集团、东方金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物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立体化培养。多渠道补充人员队伍力量,注重调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实现从无到有、高起点、高速度发展。部省属高校组团借力借脑式对口帮扶派出挂职干部人才到学校指导工作,引领各项工作规范化开展。聘请银龄教师、特聘教师深入一线教研,通过“传、帮、带”,变“输血”为“造血”。引进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应用型研究人才24人。14名青年教师通过定向培养攻读博士学位。总部教职工从筹建初期的4人增加到1253人(含事业编、非事业编教职工),博士从1人增加到9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从2人增加到339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大的飞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