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5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辽宁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66分、历史类468分。
2、在外省:在四川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50分、文科535分;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98分;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60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44 | 70115 | 465 |
历史类 | 524 | 20424 | 462 |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487 | 35128 | 434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496 | 15693 | 428 |
物理类 | 505 | 57861 | 427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471 | 17990 | 431 |
物理类 | 543 | 45135 | 449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516 | 26784 | 370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492 | 43867 | 428 |
物理类 | 537 | 87899 | 442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14 | 123639 | 371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398 | 139806 | 380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15 | 99972 | 448 |
历史类 | 536 | 21033 | 449 | |
河南(本一) | 理科 | 539 | 87758 | 511 |
文科 | 531 | 20613 | 521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72 | 43986 | 360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35 | 60488 | 437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87 | 104022 | 422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31 | 54243 | 448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44 | 88414 | 462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466 | 69406 | 368 |
历史类 | 468 | 15940 | 400 |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480 | 26495 | 471 |
文科 | 478 | 7204 | 478 | |
宁夏(本一) | 理科 | 447 | 11628 | 432 |
青海(本一) | 理科 | 360 | 14939 | 343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86 | 215039 | 444 |
山西(本一B) | 理科 | 517 | 38403 | 506 |
文科 | 523 | 6822 | 516 | |
陕西(本一) | 理科 | 489 | 51878 | 475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31 | 36222 | 403 |
四川(本一) | 理科 | 550 | 70573 | 539 |
文科 | 535 | 17223 | 529 |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541 | 27428 | 475 |
新疆(本一) | 理科 | 399 | 16712 | 390 |
文科 | 430 | 3853 | 425 | |
云南(本一) | 理科 | 530 | 33875 | 505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60 | 99135 | 492 |
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简介
学校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前夕,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1996年由阜新矿业学院更名并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13年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10所国内一流大学之列。
学校现建有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和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占地4240亩。在册学生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3.1万余人。学校着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现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辽宁省一流学科、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2个专业获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获批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有6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基地,1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基地;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科基地、2个省级智库平台。学校现有教职工1985人,其中专任教师1596人、高级职称801人、博硕士1455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8人、辽宁省攀登学者8人、辽宁特聘教授18人;有3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5名教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名教师入选第一批辽宁省学术头雁,42名教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124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44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辽宁省教学团队、2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