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连医科大学最新排名:大连医科大学全国排名第175位,仅次于天津工业大学;辽宁省内排行第7名,仅次于辽宁大学;全国医药类高校排名第16名,仅次于南京中医药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大连医科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大连医科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大连医科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大连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大连医科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1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19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医药 | 保研,省重点 |
2023 | 125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医药 | 保研,省重点 |
2022 | 109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医药 | 保研,省重点 |
2. 大连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大连医科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8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85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医药 | 保研,省重点 |
2023 | 173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医药 | 保研,省重点 |
2022 | 160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医药 | 保研,省重点 |
2021 | 172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医药 | 保研,省重点 |
3. 大连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大连医科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00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200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医药 | 保研,省重点 |
2022 | 180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医药 | 保研,省重点 |
2021 | 163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医药 | 保研,省重点 |
二:大连医科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辽宁省内高校排名中,大连医科大学排在沈阳农业大学之上,仅次于辽宁大学,排第7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6 | 辽宁大学 | 综合 | 辽宁 沈阳市 | 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101计划 | 公办 |
7 | 大连医科大学 | 医药 | 辽宁 大连市 | 保研,省重点 | 公办 |
8 | 沈阳农业大学 | 农林 | 辽宁 沈阳市 | 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三:大连医科大学在医药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医药类高校排行中,大连医科大学仅次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第16位,排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上。
医药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公办 |
16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大连市 | 保研,省重点 | 公办 |
17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四:大连医科大学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时称关东医学院。1949年并入大连大学,称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销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在大连市原址复办,仍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搬迁至大连市旅顺口区新校园。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哲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98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00余人、副高级职称130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1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70余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创新团队16个。现有国家级各类人才89人次,省部级各类人才271人次。有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美育优秀教研团队1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4个。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委号召,共有3万余人次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先后派出医疗队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以及其他省份、城市,以实际行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学校共有879人次、28个集体受到国家、省市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