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 大学排名

成都体育学院排名(2024-2022全国最新排名)

更新:2024-06-09 10:36:42 赶考猫

2024年,成都体育学院最新排名:成都体育学院全国排名第622位,仅次于贵州理工学院;四川省内排行第30名,仅次于成都工业学院;全国体育类高校排名第7名,仅次于南京体育学院。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成都体育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成都体育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成都体育学院排名(2024-2022全国最新排名)

一:成都体育学院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成都体育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成都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548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548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市体育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2023476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市体育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2022460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市体育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2. 成都体育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成都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39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339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市体育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2023351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市体育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2022340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市体育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2021343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市体育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二:成都体育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4)

在四川省内高校排名:成都体育学院排在四川旅游学院之上,仅次于成都工业学院,排第30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29成都工业学院理工四川 成都市省属公办
30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四川 成都市省属,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31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市省属公办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详见:四川高校排名一览表(四川省大学排行榜2024最新名单)

三:成都体育学院在体育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4)

在体育类高校排行中:成都体育学院仅次于南京体育学院,排名第7位,排在武汉体育学院之上。

体育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6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市省属,保研公办
7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市省属,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8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市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四:成都体育学院简介

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行健不息 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办学传统塑风格,改革创新聚活力,多元服务拓影响,内涵发展上台阶”的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

科研工作稳步提升。200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4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建有“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及2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学校还建有集收藏、展示、科普研究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国内高校中唯一的以中华体育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澳大利亚、泰国、港澳台等20个国家和地区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构建了“2+2”“3+1”和“3+1+1”学士、硕士学位学生联合培养体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