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京工业大学最新排名: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109位,仅次于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内排行第15名,仅次于南京林业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32名,仅次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南京工业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南京工业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南京工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8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89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85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84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87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 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南京工业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8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85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4 | 83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82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88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77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3. 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南京工业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6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62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59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57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二:南京工业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江苏省内高校排名中,南京工业大学排在南京邮电大学之上,仅次于南京林业大学,排第15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4 | 南京林业大学 | 农林 | 江苏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15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工 | 江苏 南京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16 | 南京邮电大学 | 理工 | 江苏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三:南京工业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南京工业大学仅次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排名第32位,排在长安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31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 海淀区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32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33 | 长安大学 | 陕西 西安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四:南京工业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主动将创新链对接产业链,推动产学研深入合作。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推进校地融合、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数十家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和产业学院。现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3个。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润有限公司等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十三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万余项,科技经费近44亿元。
学校实施全球拓展战略。是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是“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与勃艮第大学、都柏林理工大学、萨拉戈萨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现有包括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在内的、来自10多个国家的近50名外籍专家和世界各国的学历海外留学生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