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 大学排名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2025-2022全国最新排名)

更新:2024-12-04 11:29:07 赶考猫

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最新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全国排名第22位,仅次于山东大学;北京市内排行第6名,仅次于北京理工大学;全国综合类高校排名第18名,仅次于山东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中国人民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中国人民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8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18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18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19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18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1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1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1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10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13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3.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QS版)

按Q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40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540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434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40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38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4.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51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35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48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49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二:中国人民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北京市内高校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排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之上,仅次于北京理工大学,排第6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5北京理工大学理工北京 海淀区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公办
6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北京 海淀区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7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北京 东城区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三:中国人民大学在综合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综合类高校排行中,中国人民大学仅次于山东大学,排名第18位,排在厦门大学之上。

综合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17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市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18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海淀区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19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市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四: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以“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为学科整体建设目标,致力于构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学科布局。目前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在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获评A类学科的总数共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学校14个一流学科表现优异,继续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理工学科按照“卓越的基础学科”定位不断优化布局并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学校创新交叉学科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历来人才荟萃、名家云集。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仅有的两位“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均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校有22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47人入选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共有132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50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6人入选国家重大青年人才工程。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56人,其中教授801人,副教授751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