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最新排名:西南石油大学全国排名第159位,仅次于长沙理工大学;四川省内排行第5名,仅次于西南财经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49名,仅次于长沙理工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西南石油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西南石油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西南石油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西南石油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西南石油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30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30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理工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3 | 128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理工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129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理工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1 | 132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理工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 西南石油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西南石油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1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15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理工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3 | 112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理工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109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理工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1 | 116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理工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3. 西南石油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西南石油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9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192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理工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153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理工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1 | 131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理工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二:西南石油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四川省内高校排名中,西南石油大学排在四川农业大学之上,仅次于西南财经大学,排第5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4 | 西南财经大学 | 财经 | 四川 成都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公办 |
5 | 西南石油大学 | 理工 | 四川 成都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6 | 四川农业大学 | 农林 | 四川 雅安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三:西南石油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西南石油大学仅次于长沙理工大学,排名第49位,排在齐鲁工业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48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 长沙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49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50 | 齐鲁工业大学 | 山东 济南市 | 省属 | 公办 |
四:西南石油大学简介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2013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之一。2017年9月,入选为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2753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8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21人。有500余人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次,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能源大奖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天府万人杰出科学家4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3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79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1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2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师1人,“天府青城计划”教育领军人才1人,“天府青城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天府青城计划”科技菁英9人,“天府青城计划”社科菁英2人,“天府青城计划”青年科技人才4人, 四川省天府学者特聘专家4人,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优秀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21人。有100余人次重要荣誉称号获得者。其中,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最美教师”1人,省“四有”好老师1人,省教书育人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师德楷模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5人。
“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科技部、四川省、成都市等各级各类自然科学纵向项目4561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四川省规划、科技厅软科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237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合作项目10947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723项;发表论文31991篇,出版著作745部;授权专利10676件,省属高校第1位,其中发明专利5209件,实用新型(含外观设计)专利5467件;获中国专利奖4项,并列全国双一流大学第38位,四川省第2位。2023年学校新增项目合同经费10.2亿,实到科研经费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