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 大学排名

北京工业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2025-2022最新排名表)

更新:2024-12-04 15:09:33 赶考猫

2025年,北京工业大学最新排名: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71位,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内排行第18名,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22名,仅次于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北京工业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北京工业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北京工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66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66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363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263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159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 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北京工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62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62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369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272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166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3. 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QS版)

按Q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50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550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448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345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242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4. 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64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36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266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16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二:北京工业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北京市内高校排名中,北京工业大学排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之上,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排第18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17中国政法大学政法北京 昌平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公办
18北京工业大学理工北京 朝阳区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19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北京 海淀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公办

三:北京工业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北京工业大学仅次于北京化工大学,排名第22位,排在河海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21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朝阳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22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朝阳区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23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市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公办

四:北京工业大学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个学科门类,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学校于2017年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顺利通过首轮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0个学科跻身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500,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物理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数学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机构;现有本科专业70个,在招专业60个,招生专业(类)44个 ;研究生专业覆盖34个学科(含1个自设交叉学科),19个专业学位类别;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 ;博士后流动站19个,其中,出站39人、进站41人、在站334人。国家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8个。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111计划”引智基地4个 ,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种。

在校生25886人,其中,学历教育学生中全日制研究生10960人(博士生2509人、硕士生8451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34人 ,普通本科生12937人 ,成人教育本科生1355人。在籍留学生325人(学历生280人、非学历生45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