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高考物理类64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638分、639分、640分、641分、642分的广东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广东高考64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广东物理类考生64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中山大学(公办)、中山大学(公办)、中山大学(公办)、华南理工大学(公办)、中山大学(公办)、同济大学(公办)、同济大学(公办)、华中科技大学(公办)、西安交通大学(公办)、电子科技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广东物理类6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83所)
以下为2024年广东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4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4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中山大学 | 643 / 4019 | 本科 | 公办 |
2 | 中山大学 | 641 / 4607 | 本科 | 公办 |
3 | 中山大学 | 638 / 5409 | 本科 | 公办 |
4 | 华南理工大学 | 637 / 5640 | 本科 | 公办 |
5 | 中山大学 | 633 / 6535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同济大学 | 643 / 4165 | 本科 | 公办 |
2 | 同济大学 | 643 / 4094 | 本科 | 公办 |
3 | 华中科技大学 | 643 / 4089 | 本科 | 公办 |
4 | 西安交通大学 | 640 / 4861 | 本科 | 公办 |
5 | 电子科技大学 | 640 / 4697 | 本科 | 公办 |
6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638 / 5405 | 本科 | 公办 |
7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 637 / 5650 | 本科 | 公办 |
8 | 北京师范大学 | 637 / 5671 | 本科 | 公办 |
9 | 山东大学 | 636 / 5770 | 本科 | 公办 |
10 | 西北工业大学 | 635 / 6020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83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广东物理类6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同济大学
同济的100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602人,硕士研究生11477人,博士研究生8434人。另有国际学生4109人。拥有专任教师2815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8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8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37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5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7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97人次,“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优秀青年人才28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2、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学校大力实施学科提升战略,扎实推进理工深度融合,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8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
3、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120余年来,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薪火相传,积淀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