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高考历史类53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533分、534分、535分、536分、537分的重庆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重庆高考53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重庆历史类考生53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重庆交通大学(公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办)、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港澳)、南华大学(公办)、南昌医学院(公办)、河南师范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重庆历史类53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35所)
以下为2024年重庆高考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3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3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重庆交通大学 | 513 / 12268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538 / 7843 | 本科 | 公办 |
2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538 / 7843 | 本科 | 中外/港澳 |
3 | 南华大学 | 538 / 7843 | 本科 | 公办 |
4 | 南昌医学院 | 538 / 7843 | 本科 | 公办 |
5 | 河南师范大学 | 537 / 7997 | 本科 | 公办 |
6 | 江西警察学院 | 537 / 7997 | 本科 | 公办 |
7 | 南通大学 | 535 / 8349 | 本科 | 公办 |
8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535 / 8349 | 本科 | 中外/港澳 |
9 | 成都理工大学 | 533 / 8681 | 本科 | 公办 |
10 | 广东工业大学 | 532 / 8846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135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重庆历史类53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宁波诺丁汉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也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学校致力于培养立足中国、具有国际化视野且能胜任未来的创新型高级人才,面向国内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注册学生人数9000多名,来自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诺至今已培养了14届本科毕业生、15届硕士毕业生,并从2009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
宁波诺丁汉大学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显示,留学深造的毕业生三成左右入读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十的顶尖高校,超80%进入世界前百强院校。直接就业的毕业生约75%去往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世界500强或中外知名企业机构。
2、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北依巍巍太行,南濒滔滔黄河,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国家“111计划”实施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世纪沧桑砥砺,蕴积涵育;百年春华秋实,桃李天下。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河南师范大学以“精育良才、教育报国”为初心,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己任,矢志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累计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统一、张锁江,以及多位国家杰青、国家优青、长江学者获得者,省部级领导、知名企业家和众多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广大毕业生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3、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办学体制。2010年学校成为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有67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4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含独立招生方向)7个。学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高校。拥有各类国家级一流课程17门,各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2门。获得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