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广东高考62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更新:2024-12-28 13:12:23 赶考猫

2025年广东高考物理类62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618分、619分、620分、621分、622分的广东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广东高考62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广东高考62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广东物理类考生62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公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公办)、深圳大学(公办)、华南理工大学(公办)、广州医科大学(公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办)、吉林大学(公办)、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公办)、四川大学(公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广东物理类62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23所)

以下为2024年广东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2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2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620 / 11332本科公办
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618 / 12092本科公办
3深圳大学618 / 12064本科公办
4华南理工大学617 / 12608本科公办
5广州医科大学615 / 13250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北京外国语大学619 / 11520本科公办
2吉林大学619 / 11407本科公办
3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618 / 12202本科公办
4四川大学618 / 12055本科公办
5哈尔滨工业大学617 / 12663本科公办
6东北大学617 / 12246本科公办
7山东大学616 / 13067本科公办
8重庆大学616 / 13017本科公办
9四川大学615 / 13322本科公办
10四川大学615 / 13380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223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广东物理类62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七五”“八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22年,学校12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学科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2、东北大学

学校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流亡办学,先后辗转于北平、西安、开封、四川三台等地,在“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师生发挥了先锋队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在沈阳建有南湖校区、浑南校区和沈河校区,在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佛山设有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348人,其中专任教师2882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52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98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

3、四川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学校教学科研岗共6789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8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负责人82人(8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71人(84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相关推荐:

广东高考一分一段表2024物理类(最新位次排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