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50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498分、499分、500分、501分、502分的甘肃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甘肃高考50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物理类考生50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办)、河西学院(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兰州交通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北京体育大学(公办)、石家庄铁道大学(公办)、常州大学(公办)、西南科技大学(公办)、四川轻化工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甘肃物理类50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96所)
以下为2024年甘肃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0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0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501 / 32405 | 本科 | 公办 |
2 | 河西学院 | 501 / 32405 | 本科 | 公办 |
3 | 西北师范大学 | 500 / 32805 | 本科 | 公办 |
4 | 兰州交通大学 | 498 / 33591 | 本科 | 公办 |
5 | 西北师范大学 | 497 / 33984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北京体育大学 | 503 / 31621 | 本科 | 公办 |
2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503 / 31621 | 本科 | 公办 |
3 | 常州大学 | 503 / 31621 | 本科 | 公办 |
4 | 西南科技大学 | 503 / 31621 | 本科 | 公办 |
5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503 / 31621 | 本科 | 公办 |
6 | 河北科技大学 | 503 / 31621 | 本科 | 公办 |
7 | 江苏师范大学 | 501 / 32405 | 本科 | 公办 |
8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499 / 33200 | 本科 | 公办 |
9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498 / 33591 | 本科 | 公办 |
10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496 / 34361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496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甘肃物理类50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一所集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农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和宜宾市,现有李白河、汇东、宜宾、黄岭四个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优先培育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
学校拥有国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矿山尾渣资源化利用、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绿色催化、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川酒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发展研究院1个;长江上游地区白酒数智化管理与生态决策优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彩灯文化与技艺创新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1个;民俗灯文化、酒知识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基层司法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旅游科研重点基地1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2、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占地2427亩,由原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秉承“兴业、尽责”的校训和“进取、协作、奉献”的科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优秀毕业生。学校是河北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设有21个教学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经、管、法、医、教育、艺术九大门类。现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个学科入选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个学科入选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现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7000余人,教职工2200余人,特聘中外院士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7人次,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省高端人才、省管优秀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称号获得者170余人次。省级教学名师21人。
3、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20年获批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7年、2022年连续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以中医药为主体,设有医、理、文、管、工、教育6个学科门类,共计32个本科专业。拥有中药学“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天津市顶尖学科,3个天津市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化学进入ESI前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