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51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08分、509分、510分、511分、512分的安徽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安徽高考51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安徽物理类考生51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蚌埠医科大学(公办)、安徽师范大学(公办)、蚌埠医科大学(公办)、蚌埠医科大学(公办)、安庆师范大学(公办)、成都医学院(公办)、广西师范大学(公办)、成都师范学院(公办)、内江师范学院(公办)、贵州师范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安徽物理类51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887所)
以下为2024年安徽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1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1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蚌埠医科大学 | 513 / 108236 | 本科 | 公办 |
2 | 安徽师范大学 | 511 / 111358 | 本科 | 公办 |
3 | 蚌埠医科大学 | 511 / 110204 | 本科 | 公办 |
4 | 蚌埠医科大学 | 511 / 111312 | 本科 | 公办 |
5 | 安庆师范大学 | 508 / 114619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成都医学院 | 513 / 108542 | 本科 | 公办 |
2 | 广西师范大学 | 513 / 108751 | 本科 | 公办 |
3 | 成都师范学院 | 513 / 108610 | 本科 | 公办 |
4 | 内江师范学院 | 513 / 108498 | 本科 | 公办 |
5 | 贵州师范大学 | 513 / 108677 | 本科 | 公办 |
6 | 川北医学院 | 511 / 111287 | 本科 | 公办 |
7 | 佛山大学 | 509 / 113818 | 本科 | 公办 |
8 | 佛山大学 | 508 / 114616 | 本科 | 公办 |
9 | 辽宁师范大学 | 507 / 115912 | 本科 | 公办 |
10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506 / 117670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887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安徽物理类51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蚌埠医科大学
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2023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
学校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30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000余名,硕士研究生2900余名(含留学生),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一流、品牌)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高校高峰(培育)学科、30个省级重点专科和重点培育专科、2个省级特色专科,4个省级诊疗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省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1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教育厅平台5个,1个国家级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9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及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成都医学院
创新发展中的成都医学院 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建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豫皖苏军区开办的卫生干部训练班。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校整体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119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52.6%,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占82.7%。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峨眉计划”等高层次优秀人才及后备人选130余人次。荣获全国医德标兵、四川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30余人。
3、内江师范学院
学校简介“川中枢纽、成渝之心”“大千故里、书画之乡” 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四川省内江市。学校于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秉承“明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践行“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奋进、负重自强”的内师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省属同类院校中办学条件优、学科门类齐、综合实力强,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本科院校。
坚持扎根地方,社会服务有力。近五年,学校先后与隆昌市人民政府、西南大学、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遂宁市教育局、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150余个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依托合作协议,建有12个校地合作平台,建有实训实习基地504个;建有BIM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建筑材料等8个内江市工程实验室;建有自然陈列馆与生命探究科普基地等3个内江市科普基地;33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多名教师进入内江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库、担任企业专门科技顾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