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高考理科520分左右(518分、519分、520分、521分、522分)算什么水平?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在甘肃有哪些好的本科大学值得520分理科考生报考推荐?
一、甘肃高考520分(理科)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4年甘肃考生理科52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兰州大学(民族班)(省内)、上海大学(省外)、福州大学(省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预科)(省外)、北京化工大学(昌平区)(省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预科)(省外)。
二:甘肃理科52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9所)
以下“2024年甘肃新高考52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参考的是2023年及往年各大高校在甘肃省理科招生和录取的数据,由于各个大学专业录取分数不一样,数据比较复杂,只列出了部分院校,2024年的考生可前往“模拟填报志愿”系统进行更准确的查询。
1、2024甘肃理科520分能上的好大学名单(省内院校推荐)
排次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兰州大学(民族班) | 515 / 9918 | 本一 | 公办 |
查看甘肃520分可上院校(99所)完整数据请进入: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2、2024甘肃理科520分能上的好大学名单(省外院校推荐)
排次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上海大学 | 522 / 8670 | 本一 | 公办 |
2 | 福州大学 | 522 / 8670 | 本一 | 公办 |
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预科) | 521 / 8842 | 本一 | 公办 |
4 | 北京化工大学(昌平区) | 521 / 8842 | 本一 | 公办 |
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预科) | 520 / 9024 | 本一 | 公办 |
6 | 西北大学 | 520 / 9024 | 本一 | 公办 |
7 | 东华大学 | 519 / 9207 | 本一 | 公办 |
8 | 东华大学(长宁区) | 519 / 9207 | 本一 | 公办 |
9 | 四川大学(医护类) | 518 / 9378 | 本一 | 公办 |
10 | 山东大学(预科) | 518 / 9378 | 本一 | 公办 |
查看甘肃520分可上院校(99所)完整数据请进入: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注:以上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甘肃理科录取线都在520分左右,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甘肃理科52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部分):
1、福州大学简介: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建校以来,一代代福大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践行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精神”,营造“守正创新、彰显特色、开放包容、追求卓越” 的新时代福州大学校园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毕业生31万余人。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山东大学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2017年顺利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1个,本科招生专业9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在校生近7万人,专任教师46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双聘)2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2人、长江青年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32人、青年拔尖人才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9人;国家级各类平台基地2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部委级平台51个,另有大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多家直属附属医院;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