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江苏高考59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更新:2025-01-03 18:18:01 赶考猫

2025年江苏高考物理类59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88分、589分、590分、591分、592分的江苏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2025江苏高考59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一、江苏高考59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江苏物理类考生59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南京师范大学(公办)、南京财经大学(公办)、南京林业大学(公办)、苏州大学(公办)、江南大学(公办)、华中师范大学(公办)、华中农业大学(公办)、南昌大学(公办)、太原理工大学(公办)、北京中医药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江苏物理类59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35所)

以下为2024年江苏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9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9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南京师范大学593 / 36502本科公办
2南京财经大学593 / 36502本科公办
3南京林业大学593 / 36502本科公办
4苏州大学589 / 39949本科公办
5江南大学585 / 43562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华中师范大学593 / 36502本科公办
2华中农业大学593 / 36502本科公办
3南昌大学593 / 36502本科公办
4太原理工大学593 / 36502本科公办
5北京中医药大学593 / 36502本科公办
6河南大学593 / 36502本科公办
7福州大学591 / 38210本科公办
8中国传媒大学590 / 39109本科公办
9哈尔滨工程大学588 / 40816本科公办
10西南交通大学587 / 41690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335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江苏物理类59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独立建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扬长补短”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22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设计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体育部、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君远学院)、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交叉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9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与医药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5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7个。

2、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6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00余人,博士生导师600余人;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百余人次。

3、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在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怀下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69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传承“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文化基因,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造就了大批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2021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发展目标,提出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跨越、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跨越、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跨越的“三个跨越”发展战略。

相关推荐:

江苏高考一分一段表2024物理类(最新位次排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