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湖北高考59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更新:2025-01-02 14:59:10 赶考猫

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59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88分、589分、590分、591分、592分的湖北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湖北高考59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湖北高考59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湖北物理类考生59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华中农业大学(公办)、武汉理工大学(公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办)、华中农业大学(公办)、湖北大学(公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办)、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公办)、合肥工业大学(公办)、华南师范大学(公办)、北京电影学院(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湖北物理类59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94所)

以下为2024年湖北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9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9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华中农业大学593 / 20986本科公办
2武汉理工大学592 / 21511本科公办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91 / 21997本科公办
4华中农业大学589 / 23071本科公办
5湖北大学586 / 24681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上海外国语大学593 / 20986本科公办
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93 / 20986本科公办
3合肥工业大学593 / 20986本科公办
4华南师范大学593 / 20986本科公办
5北京电影学院593 / 20986本科公办
6大连海事大学593 / 20986本科公办
7上海大学591 / 21997本科公办
8北京外国语大学590 / 22473本科公办
9苏州大学587 / 24132本科公办
10天津医科大学587 / 24132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494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湖北物理类59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学科优势特色明显。首轮“双一流”成效评价,学校整体建设9项评价指标中,7项指标为第一档。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再次滚动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社会科学等6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的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

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积极践行“双碳”时代使命,在国内高校率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并作为创始成员加入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面向未来,学校将围绕碳中和领域和能源电力行业产业链,实施学科专业拓新、人才培养提质、科技创新登攀、开放合作升级、高端师资汇聚、零碳校园建设等六大行动,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工程转化的完整创新链,形成双碳引领、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结构完整的世界一流能源电力学科体系,加快培养能源电力领域未来战略人才和工程领军人才,为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早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3、合肥工业大学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千人一名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成效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持续广泛追踪报道。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大力加强需求引导型基础研究,聚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进有组织科研和交叉学科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不断取得突破,多项成果在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得到应用。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重大奖项。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年度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稳居安徽省科研院所首位,是在皖输出技术合同额最多的高校。

相关推荐:

最新:2024湖北高考一分一段表物理类(含2023年分数位次查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