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高考物理类64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638分、639分、640分、641分、642分的辽宁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辽宁高考64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辽宁物理类考生64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大连理工大学(公办)、东北大学(公办)、重庆大学(公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办)、中央财经大学(公办)、四川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辽宁物理类6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0所)
以下为2024年辽宁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4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4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大连理工大学 | 640 / 5273 | 本科 | 公办 |
2 | 东北大学 | 632 / 6770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重庆大学 | 642 / 4897 | 本科 | 公办 |
2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642 / 4897 | 本科 | 公办 |
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641 / 5081 | 本科 | 公办 |
4 | 中央财经大学 | 641 / 5081 | 本科 | 公办 |
5 | 四川大学 | 633 / 6572 | 本科 | 公办 |
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30 / 7171 | 本科 | 公办 |
7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630 / 7171 | 本科 | 公办 |
8 | 中南大学 | 630 / 7171 | 本科 | 公办 |
9 | 南京理工大学 | 627 / 7763 | 本科 | 公办 |
10 | 北京科技大学 | 627 / 7763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30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辽宁物理类6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部与商务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和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注重开放办学,中外交流活跃,是新中国最早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国际交流合作是学校办学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目前学校与62个国家和地区的370余所著名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来华留学生规模及占比均居全国高校前列。本科毕业生赴海外名校深造比例高达30%以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ichael Spence、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Stephen Perry、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Andreas Loschel 等担任学校学术职务。学校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建有10所孔子学院。
2、中南大学
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
3、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物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等21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新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个独立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数学、一般社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10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2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6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博士后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