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新高考物理类46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458分、459分、460分、461分、462分的内蒙古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内蒙古高考46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内蒙古物理类考生46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内蒙古科技大学(高收费)(公办)、西华大学(公办)、浙江传媒学院(公办)、北京服装学院(公办)、河北大学(B)(公办)、天津师范大学(B)(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内蒙古物理类46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9所)
以下为2024年内蒙古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6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6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内蒙古科技大学(高收费) | 447 / 35557 | 本二A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西华大学 | 463 / 31035 | 本二A | 公办 |
2 | 浙江传媒学院 | 463 / 31035 | 本二A | 公办 |
3 | 北京服装学院 | 463 / 31035 | 本二A | 公办 |
4 | 河北大学(B) | 462 / 31331 | 本一B | 公办 |
5 | 天津师范大学(B) | 462 / 31331 | 本一B | 公办 |
6 | 成都医学院 | 462 / 31331 | 本二A | 公办 |
7 | 西安科技大学(B) | 462 / 31331 | 本一B | 公办 |
8 | 天津中医药大学(B) | 460 / 31897 | 本一B | 公办 |
9 | 浙江科技大学 | 458 / 32473 | 本二A | 公办 |
10 | 长江大学 | 457 / 32744 | 本二A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79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内蒙古物理类46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浙江传媒学院
学校拥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55.14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部),本科在校生13300余人,研究生近1000人,留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150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贴行业变革推进产学研多元融合,大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传媒新人。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各界认可,众多毕业生成为新闻宣传、影视出版、文化产业等领域的骨干精英,100多人次获长江韬奋奖、金话筒奖、金声奖等行业最高奖。学校是浙江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有全省极具影响力的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创业率等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2、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天津女学堂的创建。1911年,并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为天津师范大学的重要发端。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基础教育文脉发祥地。1999年,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成新天津师范大学,成为天津市唯一面向基础教育输送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65年来,天津师范大学为天津乃至全国输送大批基础教育名家和核心骨干师资,造就了300余名天津中小学现岗书记校长和75%以上的天津基础教育一线骨干教师,为天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优质师资人才支撑。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建立“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京津冀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中心”“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交流中心”“京津冀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国家古籍保护重大需求,建立“古籍保护研究院”;积极服务天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及12条产业链建设,83家以智能科技、信创产业为主体的科创企业进驻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或西翼,同百度等企业共建地理空间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学校3个智库入选天津市高端智库(含培育智库1个),7个智库入选天津市高校智库(含培育智库1个),11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1个智库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天津市高校智库发展研究中心落户我校。
3、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部)。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9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3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1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现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22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1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