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高考历史类28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283分、284分、285分、286分、287分的江苏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江苏高考28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江苏历史类考生28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盐城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公办)、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南昌工学院(民办)、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公办)、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公办)、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江苏历史类28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7所)
以下为2024年江苏高考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28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28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 280 / 40040 | 专科 | 公办 |
2 | 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273 / 40513 | 专科 | 公办 |
3 | 盐城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 263 / 41117 | 专科 | 公办 |
4 |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 262 / 41169 | 专科 | 民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南昌工学院 | 288 / 39426 | 专科 | 民办 |
2 |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288 / 39426 | 专科 | 公办 |
3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 288 / 39426 | 专科 | 公办 |
4 |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 287 / 39503 | 专科 | 公办 |
5 |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286 / 39581 | 专科 | 公办 |
6 | 永城职业学院 | 286 / 39581 | 专科 | 公办 |
7 |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 286 / 39581 | 专科 | 公办 |
8 | 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 286 / 39581 | 专科 | 民办 |
9 |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 283 / 39813 | 专科 | 公办 |
10 |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282 / 39888 | 专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27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江苏历史类28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以出生在太仓的世界著名核物理女王——吴健雄的名字命名,位于苏州太仓市。学院所在区域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南丝竹的发源地和娄东文化的发祥地,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之美誉。
学院前身之一江苏省太仓师范学校创办于1907年,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培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胡厥文、国防大学原中将副校长钱抵千、核物理学家院士黄胜年等一批国家栋梁及数以万计的教育人才。学院创建合并的太仓广播电视大学、太仓工业学校植根产业培养人才,校企合作经验丰富,为顺利转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奠定了雄厚的产教融合基础。
2、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地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毗邻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校园树木葱茏、环境优美。学校创建于改革开放初期,其前身是1978年11月15日成立的湖北省建筑工程学校。1985年,学校更名为湖北省城市建设学校。2002年,与湖北省城乡建设职工大学联合组建,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湖北省贸易科技学校(原湖北省物资学校)整体并入。学校隶属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全省唯一一所公办建筑类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先后被批准为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建筑工程职业教育品牌院校、湖北省优质专科高职学校,2021年成功立项建设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A类)。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师生14000余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教师(名师、劳模)百余人次。
3、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是省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创新力度不断增强。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机教育智能平台开发及应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6个陕西省地方标准。承担省社科基金等纵向课题180余项,争取横向课题21项,校级以上280余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