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录取分数线

湖北师范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最新公布)

更新:2024-12-06 12:53:06 赶考猫

湖北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创办于1973年,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3558名新生,涉及26个省市,那湖北师范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湖北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最新公布)

湖北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湖北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内蒙古(本二A)理科437分、文科469分,陕西省(本二)理科475分、文科490分,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理科321分、文科346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河南省本二理科498396
内蒙古本二A理科437360
山西省本二A理科491418
陕西省本二理科475372
四川省本二理科523459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理科321262
云南省本二理科503420
河南省本二文科523428
内蒙古本二A文科469381
山西省本二A文科502446
陕西省本二文科490397
四川省本二文科521457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文科346304
云南省本二文科548480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湖北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479分、历史类521分,湖南省(本科)物理类507分、历史类533分,江苏省(本科)物理类527分、历史类547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安徽省本科物理类527465
重庆市本科物理类527427
福建省本科物理类537449
甘肃省本科物理类515370
广东省本科物理类549442
广西省本科物理类509371
贵州省本科物理类478380
河北省本科物理类547448
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479360
湖北省本科物理类497437
湖南省本科物理类507422
江西省本科物理类531448
江苏省本科物理类527462
辽宁省本科物理类467368
安徽省本科历史类541462
重庆市本科历史类531428
福建省本科历史类513431
甘肃省本科历史类541421
广东省本科历史类533428
广西省本科历史类535400
贵州省本科历史类531442
河北省本科历史类547449
黑龙江省本科历史类521410
湖北省本科历史类520432
湖南省本科历史类533438
江西省本科历史类550463
江苏省本科历史类547478
辽宁省本科历史类538400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湖北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78分、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38分、浙江省(2段)综合类490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78483
山东省1段综合类463444
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38475
浙江省2段综合类490269

附:湖北师范大学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位于黄石市中心城区,规划占地2002亩,校舍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襟江带湖,含山蓄水,绿茵广场、曲径小道、花坛公园、楼台亭榭、形象雕塑、书画走廊等自然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相映成辉,风光宜人,环境优美,曾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单位”“湖北省文明校园”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是读书治学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现设有17个教学科研单位,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9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专业、11个专业接受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2个省级教学团队、2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项目、6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8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工作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