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大学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创办于1981年。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390名新生,涉及20个省市,那焦作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焦作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焦作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青海省(专科)理科300分、文科352分,山西省(专科)理科368分、文科317分,云南省(专科)理科415分、文科435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内蒙古 | 专科 | 理科 | 288 | 160 |
宁夏 | 专科 | 理科 | 351 | 200 |
青海省 | 专科 | 理科 | 300 | 150 |
山西省 | 专科 | 理科 | 368 | 130 |
陕西省 | 专科 | 理科 | 404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理科 | 434 | 150 |
云南省 | 专科 | 理科 | 415 | 200 |
内蒙古 | 专科 | 文科 | 287 | 160 |
宁夏 | 专科 | 文科 | 404 | 200 |
青海省 | 专科 | 文科 | 352 | 150 |
山西省 | 专科 | 文科 | 317 | 130 |
陕西省 | 专科 | 文科 | 415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文科 | 429 | 150 |
云南省 | 专科 | 文科 | 435 | 20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焦作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贵州省(专科)历史类289分、物理类373分,湖北省(专科)历史类396分、物理类416分,湖南省(专科)历史类424分、物理类42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34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物理类 | 422 | 180 |
甘肃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86 | 160 |
广东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28 | 200 |
广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76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73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25 | 200 |
湖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16 | 200 |
湖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26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36 | 240 |
安徽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91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历史类 | 409 | 180 |
甘肃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62 | 160 |
广东省 | 专科 | 历史类 | 409 | 200 |
广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95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89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93 | 200 |
湖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96 | 200 |
湖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424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459 | 27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焦作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专科)综合类504分、山东省(2段)综合类446分、浙江省(1段)综合类498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专科 | 综合类 | 504 | 250 |
山东省 | 2段 | 综合类 | 446 | 150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498 | 492 |
附:焦作大学简介
焦作大学创建于1981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焦作市政府举办的一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坐落在新兴的中国优秀山水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89万平方米。现有各级各类学生2万余名,其中全日制专科生10363名;教职工80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有439人。学校设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14个教学院部,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大数据技术等56个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4亿元,图书馆藏书160多万册。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秉承“崇学笃行、敬业乐群”的校训和“勤奋、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弘扬“自强不息、精益求精”精神,全力开展“五化”建设(专业建设特色化、教学活动信息化、管理行为规范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党建加强常态化),扎实开展“五校联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卫生校园、数字校园、“双高”学校),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有省部级以上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教学工程项目91项;积极探索“专业+信息技术+太极拳”培养模式;建立了15个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省市级科研平台;先后与100余家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为河南省特别是豫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总体发展呈现出向前向上向好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