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创办于2003年,学校现有1个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1433名新生,涉及30个省市,那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宁夏(本二)理科401分、文科454分,山西省(本二C)理科441分,云南省(本二)理科471分、文科499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93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407 | 360 |
宁夏 | 本二 | 理科 | 401 | 371 |
青海省 | 本二 | 理科 | 344 | 325 |
山西省 | 本二C | 理科 | 441 | 418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45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523 | 459 |
新疆 | 本二 | 理科 | 338 | 262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71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65 | 428 |
宁夏 | 本二 | 文科 | 454 | 419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53 | 397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03 | 457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99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重庆市(本科)物理类521分,甘肃省(本科)物理类471分,江西省(本科)物理类483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4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521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8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1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7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94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01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0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3 | 3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5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43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3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6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6 | 368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北京市(本科)综合类461分、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04分、天津市(本科B)综合类48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北京市 | 本科 | 综合类 | 461 | 434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504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99 | 444 |
上海市 | 本科 | 综合类 | 425 | 403 |
天津市 | 本科B | 综合类 | 486 | 475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528 | 492 |
附: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简介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鄂教发[2003]31号),是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由湖北医药学院举办的独立学院,是湖北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医学本科独立学院(教发函[2004]12号)。
学院专业设置比较齐全,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保留专科教育。现开设有五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和四年制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制药工程、软件工程12个本科专业。2010年,学院本科专业全部通过了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2年,经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本科专业均获得学士学位评审授权,可授医学学士、理学学士、工学学士和管理学学士学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388人,专任教师371人,外聘教师13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1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7.95%,中级职称教师1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80%;初级职称教师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24%。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人员3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1.10%。近年来,在举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学院坚持“精干高效、合理配备”的原则,走专兼结合、以专为主之路,大力引进人才,不断扩大师资队伍规模,母体学校委派教师队伍保持相对稳定,教师的学历、年龄结构更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