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创办于1978年,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专业,7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2779名新生,涉及21个省市,那甘肃中医药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甘肃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甘肃中医药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内蒙古(本二A)理科409分、文科445分,青海省(本一)理科380分、文科417分,陕西省(本二)理科468分、文科433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85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409 | 360 |
宁夏 | 本二 | 理科 | 420 | 371 |
青海省 | 本一 | 理科 | 380 | 343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68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488 | 459 |
新疆 | 本二 | 理科 | 346 | 262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85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12 | 428 |
内蒙古 | 本二A | 文科 | 445 | 381 |
宁夏 | 本二 | 文科 | 484 | 419 |
青海省 | 本一 | 文科 | 417 | 411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33 | 397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10 | 457 |
新疆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文科 | 336 | 304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03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甘肃中医药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湖南省(本科)物理类464分、历史类490分,江西省(本科)物理类491分,江苏省(本科)物理类51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3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500 | 427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285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5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94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2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6 | 448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6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4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1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0 | 462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505 | 428 |
甘肃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12 | 421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1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8 | 442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30 | 449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0 | 438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甘肃中医药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1段)综合类481分、浙江省(2段)综合类489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81 | 444 |
浙江省 | 2段 | 综合类 | 489 | 269 |
附:甘肃中医药大学简介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指导单位、甘肃省道地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单位、科技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常设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敦煌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类高校。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学军,校长赵继荣。
学校前身是1978年创立的甘肃中医学院;1989年,学校在甘南州卫生学校藏医学专业基础上创办藏医系,逐渐发展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藏医学院;2014年,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年,和平校区一期项目部分完工并投入使用;2018年,教学及行政整体迁入成为办学主校区,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勤奋、严谨、继承、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西部求特色发展,传承仁术重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遵循“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育人理念,坚决扛起甘肃中医药高等教育和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两面“大旗”,经过46载薪火相传和砥砺奋进,已实现“办学层次提升”和“办学空间拓展”两大目标,建立了医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建成了以中医药学、现代医学和医学相关学科为主体的3个核心专业圈、本硕博一体推进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万余名学子、千余亩校园、百余名名师名医的现代大学格局。建校46年来,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培养了七万余名高层次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