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学院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创办于1978年,学校现有3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个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2641名新生,涉及24个省市,那普洱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普洱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普洱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西省(本二B)文科455分,四川省(本二)文科503分,云南省(本二)理科439分、文科504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54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368 | 360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39 | 420 |
内蒙古 | 本二A | 文科 | 417 | 381 |
山西省 | 本二B | 文科 | 455 | 446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58 | 397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03 | 457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04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普洱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安徽省(本科)物理类490分,贵州省(本科)物理类443分,湖南省(本科)物理类464分、历史类474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0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490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1 | 449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0 | 442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43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0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21 | 3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0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4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8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3 | 462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7 | 400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3 | 449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53 | 410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4 | 432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4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9 | 463 |
江苏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4 | 478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59 | 40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普洱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1段)综合类459分、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498分、浙江省(2段)综合类48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495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59 | 444 |
天津市 | 本科A | 综合类 | 498 | 475 |
浙江省 | 2段 | 综合类 | 486 | 269 |
附:普洱学院简介
普洱学院位于“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14个世居民族聚居,被誉为“世界茶源 中国咖啡之都”的普洱市。学校始建于1978年,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2022年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267人。
办学条件。占地面积2054亩,建筑面积26.28万㎡;固定资产总值为7.1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0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4.1万册;数字资源145万册,其中电子图书27万册。建有校外实验实训基地197个,建成绝版木刻精品馆、普洱生物多样性科学教育馆、“一带一路”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普通话测试中心等校内实验实训室105个,其中省级实验实训平台4个,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习实训条件持续改善。
人才培养。建校45年来,共向社会输送了近6.5万余名专业人才,学校被列为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高校。仅普洱市在职在编教师中就有3800余人为普洱学院毕业生,他们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中坚力量。傈僳族毕业生李金莲毕业后回到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偏远山村担任村官,毕业2年就被推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普洱籍毕业生李江忠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长为中老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为中老友谊贡献了普院力量。
师资队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师资队伍数量、质量双提升。现有在岗教师72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7人,博士教师34人,聘请刘仲华院士为学院名誉院长,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以及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各类人才称号教师30余人;认证“双师双能型”教师190名,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