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创办于1951年。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3178名新生,涉及21个省市,那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西省(专科)理科335分、文科325分,四川省(专科)理科415分、文科366分,新疆(专科)理科219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内蒙古 | 专科 | 理科 | 269 | 160 |
宁夏 | 专科 | 理科 | 315 | 200 |
青海省 | 专科 | 理科 | 281 | 150 |
山西省 | 专科 | 理科 | 335 | 130 |
陕西省 | 专科 | 理科 | 325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理科 | 415 | 150 |
新疆 | 专科 | 理科 | 219 | 140 |
云南省 | 专科 | 理科 | 306 | 200 |
内蒙古 | 专科 | 文科 | 238 | 160 |
山西省 | 专科 | 文科 | 325 | 130 |
四川省 | 专科 | 文科 | 366 | 15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北省(专科)历史类385分、物理类406分,黑龙江省(专科)物理类340分、历史类371分,江苏省(专科)历史类390分、物理类41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01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物理类 | 369 | 180 |
甘肃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17 | 160 |
广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07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79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06 | 200 |
黑龙江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40 | 160 |
湖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81 | 200 |
湖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91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95 | 240 |
江苏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10 | 220 |
辽宁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75 | 150 |
安徽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79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历史类 | 368 | 180 |
甘肃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31 | 160 |
广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37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83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85 | 200 |
黑龙江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71 | 160 |
湖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43 | 200 |
湖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84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76 | 270 |
江苏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90 | 260 |
辽宁省 | 专科 | 历史类 | 157 | 15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2段)综合类43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山东省 | 2段 | 综合类 | 430 | 150 |
附: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是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高职教育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和辽宁省高职教育“兴辽卓越”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51年,时名东北交通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交通专门学校,为新中国交通事业和抗美援朝后勤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1954年更名为交通部沈阳公路工程学校,1958年升格为辽宁交通学院,1973年更名为辽宁交通学校,1982年更名为辽宁交通工程学校,1985年更名为辽宁省公路专科学校,1991年更名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位于沈阳市。占地60万平方米(900亩),建筑面积30.4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3亿元,固定资产13.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75.3万册。现有校内实训室120个、校外实训基地138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2个。
全校教职工总数661人,其中专任教师603人,正高级职称79人、副高级职称162人,博士50人,其中博士后5人、硕士464人。
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育先进集体2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黄炎培优秀学校奖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育先进集体4个、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名师工作室6个;全国教学名师、模范教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入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计划1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2人;省级教书育人模范、最美教师3人、“兴辽英才”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2名、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