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创办于1999年,学校现有4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1436名新生,涉及23个省市,那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南省(本二)理科448分、文科433分,内蒙古(本二A)理科377分,新疆(本二)理科30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48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377 | 360 |
山西省 | 本二C | 理科 | 409 | 418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31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474 | 459 |
新疆 | 本二 | 理科 | 306 | 262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33 | 428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福建省(本科)物理类500分,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399分、历史类441分,江西省(本科)物理类464分、历史类493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5 | 465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0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08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4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82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90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5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99 | 360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37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4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5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45 | 368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02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7 | 442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1 | 410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3 | 463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1段)综合类485分、天津市(本科B)综合类490分、浙江省(2段)综合类483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85 | 444 |
上海市 | 本科 | 综合类 | 419 | 403 |
天津市 | 本科B | 综合类 | 490 | 475 |
浙江省 | 2段 | 综合类 | 483 | 269 |
附: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简介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于1999年经浙江省和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设立,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5年列入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高校,2020年迁建至义乌办学,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新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院坐落在世界小商品之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义乌,地处义乌双江湖科教园,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近6300人,是义乌市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学院自然环境优美,校园建筑风格独特,目前投入使用的校园一期367亩,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2024年启动校园二期154亩建设,是一所生态化、数字化、园林化的现代化校园。
学院秉承“知物明理、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计量立校、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孕育了“弘德敬业、求精求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博学慎思、勤学笃行”的良好学风。二十五载辛苦耕耘,学院办学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广受社会认可。
学院目前设有机电工程学院、计测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人文与法学学院、基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数智质量产业学院、体育军事部9个二级科研教学单位。拥有工、管、法、文、经、理六大学科门类23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机械工程,1个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电子工程,5个省级一流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工程、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省新兴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2个浙江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浙江省精品课程,16门浙江省一流课程,4门省级思政示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