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方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办于2006年,学校现有5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个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4180名新生,涉及21个省市,那广州南方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广州南方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广州南方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南省(本二)理科403分、文科428分,陕西省(本二)理科403分、文科410分,山西省(本二C)文科409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03 | 396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03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471 | 459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21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28 | 428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10 | 397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476 | 457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85 | 480 |
山西省 | 本二C | 文科 | 409 | 446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广州南方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广东省(本科)历史类428分、物理类467分,湖北省(本科)历史类454分、物理类473分,江苏省(本科)物理类468分、历史类478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6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474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6 | 449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7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11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82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8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62 | 3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3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28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2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8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89 | 368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62 | 462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463 | 428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3 | 431 |
广东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28 | 428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22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2 | 442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9 | 449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10 | 410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54 | 432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18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8 | 463 |
江苏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8 | 478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00 | 40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广州南方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06分、山东省(2段)综合类441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506 | 483 |
山东省 | 2段 | 综合类 | 441 | 150 |
附:广州南方学院简介
广州南方学院(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综合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一直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力争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旗帜。
目前,学校已获批成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设站单位、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广东省高等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学校位于素有“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和“广州后花园”之誉的广州市从化区,校园占地面积1092.09亩。校园布局有致、秀丽宁静,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学校设有11个院系45个本科招生专业,形成了以管理学、文学、工学为主,经济学、医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体系。现有全日制学生19061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学校呈现出千亩校园、万人规模、学科齐全、名师齐聚、人才辈出的发展格局。
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阅览座位近3000席。文献信息资源丰富,可获取利用的中外文数据库近百种。图书馆周开馆时间100余小时,网络服务每日24小时不间断,多方位满足读者需求。
学校贯彻“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教师发展和有利于学校未来”的原则,以学校章程为核心,构建“董事会授权管理、校长团队主导治校、相关群体分权治理”的管理体制,建立“三驾马车”(校长、书记办公会+学术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决策机制+两大主体(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民主参与机制+社会代表(督导委员会)监督机制的内部治理机制,保证学校决策科学、民主、高效;构建“学校宏观统筹、部门主动服务、院系自主治学”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院系人才培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的教师发展机制和“自由选择、严格管理、悉心引导”的学生成长机制,助力教师个性化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