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录取分数线

中南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最新公布」

更新:2024-12-06 09:27:37 赶考猫

中南民族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创办于1951年,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5311名新生,涉及30个省市,那中南民族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中南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最新公布」

中南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中南民族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南省(本一)理科549分、文科557分,内蒙古(本一B)理科468分、文科482分,山西省(本一B)理科515分、文科527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河南省本一理科549511
内蒙古本一B理科468471
宁夏本一理科432432
青海省本一理科383343
山西省本一B理科515506
陕西省本二理科471372
四川省本一理科539539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理科369390
云南省本一理科517505
河南省本一文科557521
内蒙古本一B文科482478
宁夏本一文科515496
青海省本一文科459411
山西省本一B文科527516
陕西省本二文科486397
四川省本一文科548529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文科398425
云南省本一文科558550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中南民族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甘肃省(本科)物理类501分、历史类518分,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512分、历史类566分,辽宁省(本科)物理类509分、历史类541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安徽省本科物理类550465
重庆市本科物理类518427
福建省本科物理类559449
甘肃省本科物理类501370
广东省本科物理类538442
广西省本科物理类510371
贵州省本科物理类487380
河北省本科物理类540448
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512360
湖北省本科物理类557437
湖南省本科物理类511422
江西省本科物理类518448
江苏省本科物理类538462
辽宁省本科物理类509368
安徽省本科历史类572462
重庆市本科历史类526428
福建省本科历史类545431
甘肃省本科历史类518421
广东省本科历史类547428
广西省本科历史类541400
贵州省本科历史类530442
河北省本科历史类581449
黑龙江省本科历史类566410
湖北省本科历史类563432
湖南省本科历史类544438
江西省本科历史类573463
江苏省本科历史类556478
辽宁省本科历史类541400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中南民族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1段)综合类459分、上海市(本科)综合类452分、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96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北京市本科综合类503434
海南省本科综合类483483
山东省1段综合类459444
上海市本科综合类452403
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96475
浙江省1段综合类521492

附:中南民族大学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10万余平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环境。

办学基础稳步夯实。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9000余人。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专业型硕士点。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7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国家级24个),环境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农科”项目5项、“新文科”项目4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2018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7年,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各类专任教师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0%。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培了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0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815篇;发表SCI期刊论文1976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79部,获批授权发明专利49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2项;制定中药材艾叶国际标准1项;湖北全面小康建设研究院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互联网+中华文明”全国示范基地、国家级科研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校位列2019年全国高校C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第86位,自然指数2020年度排124位,学报人文社科版、自科版全部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