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创办于1978年,学校现有5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2069名新生,涉及27个省市,那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南省(本二)理科517分、文科518分,内蒙古(本二A)理科435分,云南省(本二)理科446分、文科539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517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435 | 360 |
山西省 | 本二A | 理科 | 497 | 418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82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543 | 459 |
新疆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22 | 262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46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18 | 428 |
山西省 | 本二A | 文科 | 505 | 446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69 | 397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13 | 457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39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安徽省(本科)历史类516分、物理类528分,广西省(本科)历史类471分、物理类485分,河北省(本科)物理类527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8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540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30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6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4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5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0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7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0 | 3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42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9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38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35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0 | 368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6 | 462 |
甘肃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2 | 421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1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6 | 442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22 | 432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38 | 463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北京市(本科)综合类463分、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69分、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5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北京市 | 本科 | 综合类 | 463 | 434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569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510 | 444 |
天津市 | 本科A | 综合类 | 550 | 475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550 | 492 |
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简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78年,2000年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北京市管理。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清源校区、康庄校区、燕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66亩。设有11个教学院(部)和1个研究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07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7913人、研究生1098人、留学生33人、预科生30人。建校46年以来,秉承“宁静致远,务本维新”的校训,坚持“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办学理念,坚守“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传承实践育人特色,为国家能源化工行业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坚持党建引领,书写“教育强国建设,北石化何为”新篇章。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全面开启了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的新征程。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育人为本、双轮驱动、内外支撑”的发展战略,坚定“人才培养为核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科研创新为动力、队伍建设为关键”的事业发展之路。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加强有组织人才培养、有组织科研、有组织社会服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2023年,《基本标准》入校检查评价学校党建工作“基础扎实、成效显著”,多项工作入选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特色项目、培育项目、经验做法案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