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几本院校?属于一本还是二本大学呢?学校实力到底怎么样?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批次都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属于二本大学!
另外赶考猫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官网得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所师范类公办本科院校,省内本科批次录取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汉语言文学;贵州省级特色专业3个:化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
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各省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2024)
包含2024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各省市录取的本科批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等。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贵州省(本科) | 物理类 | 415 | 124152 | 380 |
历史类 | 459 | 35015 | 442 | |
重庆市(本科) | 历史类 | 493 | 16343 | 428 |
物理类 | 499 | 61400 | 427 | |
福建省(本科) | 物理类 | 502 | 73050 | 449 |
广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433 | 107029 | 371 |
历史类 | 458 | 28573 | 400 | |
海南省(本科) | 综合类 | 574 | 17335 | 483 |
河北省(本科) | 历史类 | 508 | 33425 | 449 |
河南省(本二) | 理科 | 458 | 219683 | 396 |
文科 | 489 | 45924 | 428 | |
黑龙江省(本科) | 物理类 | 402 | 70215 | 360 |
历史类 | 452 | 16142 | 410 | |
湖北省(本科) | 物理类 | 479 | 106953 | 437 |
历史类 | 485 | 26443 | 432 | |
湖南省(本科) | 物理类 | 457 | 143782 | 422 |
历史类 | 485 | 31308 | 438 | |
吉林省(本科) | 物理类 | - | - | 345 |
历史类 | - | - | 369 | |
江苏省(本科) | 物理类 | 480 | 169209 | 462 |
历史类 | 506 | 38000 | 478 | |
辽宁省(本科) | 物理类 | 465 | 69876 | 368 |
青海省(本一) | 理科 | 345 | 17258 | 343 |
文科 | 426 | 3726 | 411 | |
山西省(本二A) | 理科 | 434 | 89969 | 418 |
文科 | 465 | 19366 | 446 | |
陕西省(本二) | 理科 | 436 | 88506 | 372 |
四川省(本二) | 理科 | 505 | 128623 | 459 |
文科 | 488 | 49565 | 457 | |
新疆(本二) | 理科 | 337 | 27767 | 262 |
云南省(本二) | 理科 | 479 | 64001 | 420 |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www.gankaomao.com |
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简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11年获批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同时被贵州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及 “贵州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16年入选全国100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支持学校。2017年学校“高水平、有特色”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获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入选教育部19所“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2020年获批贵州省第七批人才基地、第十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21年获批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成为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
学校现有文学与传媒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生物技术、社会工作;省级一流专业10个: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小学教育、软件工程、美术学、物理学、地理科学、音乐学、农林经济管理;现有“数学”“汉语言文学”两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学科和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应用化学、英语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1个省级重点及重点支持学科。开设的55个本科专业隶属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15个教育硕士招生专业方向(领域),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4万名。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550余人,硕士生导师170余人,硕士博士教师比例达80%以上。建有国家级、省级、厅级各类教学、科研、工程中心平台42个及一批国家级、省级研究基地。
学校充分利用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积极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交流、专业共建、中外联合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有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大学、贵州大学等对口帮扶学校;与东南亚高校实施“千人海外留学”计划。每年选派30名学生到广州大学、贵州大学交流学习,2023年起还将选派10-50人到华中师大、南宁师大、常州大学进行交流学习。近年来,学校培养了来自美国、韩国、泰国等国家100余名留学生,派出200余名学生赴泰国、英国、韩国、台湾、香港进行交流学习。近五年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4%以上,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8%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