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是几本院校?属于一本还是二本大学呢?学校实力到底怎么样?
武汉轻工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批次,武汉轻工大学在河南省为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武汉轻工大学是一本大学;而在云南、四川、山西、河南、陕西、宁夏、新疆等省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也可以说武汉轻工大学是二本大学。
另外赶考猫从武汉轻工大学官网得知:武汉轻工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理工类公办本科院校,省内本科批次录取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包装工程、动物科学。
附:武汉轻工大学在各省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2024)
包含2024年武汉轻工大学在各省市录取的本科批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等。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湖北省(本科) | 历史类 | 506 | 20200 | 432 |
物理类 | 517 | 75276 | 437 | |
安徽省(本科) | 历史类 | 538 | 16087 | 462 |
物理类 | 540 | 74939 | 465 | |
北京市(本科) | 综合类 | 508 | 30404 | 434 |
重庆市(本科) | 物理类 | 520 | 49340 | 427 |
历史类 | 535 | 8349 | 428 | |
福建省(本科) | 历史类 | 527 | 8225 | 431 |
物理类 | 560 | 34970 | 449 | |
甘肃省(本科) | 物理类 | 484 | 39347 | 370 |
历史类 | 516 | 6709 | 421 | |
广东省(本科) | 历史类 | 523 | 25857 | 428 |
物理类 | 540 | 83286 | 442 | |
广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446 | 96297 | 371 |
历史类 | 466 | 25940 | 400 | |
贵州省(本科) | 物理类 | 435 | 104603 | 380 |
历史类 | 516 | 14368 | 442 | |
海南省(本科) | 综合类 | 600 | 12004 | 483 |
河北省(本科) | 物理类 | 536 | 72204 | 448 |
历史类 | 550 | 16118 | 449 | |
河南省(本一) | 理科 | 542 | 83672 | 511 |
文科 | 535 | 18736 | 521 | |
河南省(本二) | 理科 | 490 | 164286 | 396 |
文科 | 483 | 50315 | 428 | |
黑龙江省(本科) | 物理类 | 535 | 23987 | 360 |
湖南省(本科) | 物理类 | 476 | 118172 | 422 |
历史类 | 476 | 35608 | 438 | |
江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545 | 42371 | 448 |
历史类 | 548 | 10907 | 463 | |
吉林省(本科) | 物理类 | - | - | 345 |
江苏省(本科) | 历史类 | 538 | 23304 | 478 |
物理类 | 542 | 90893 | 462 | |
辽宁省(本科) | 物理类 | 546 | 33055 | 368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449 | 34969 | 360 |
宁夏(本二) | 理科 | 442 | 12470 | 371 |
青海省(本一) | 理科 | 426 | 6551 | 343 |
山西省(本二A) | 理科 | 498 | 48575 | 418 |
文科 | 510 | 8873 | 446 | |
山西省(本二B) | 理科 | 451 | 78332 | 418 |
文科 | 471 | 17757 | 446 | |
陕西省(本二) | 理科 | 472 | 63159 | 372 |
上海市(本科) | 综合类 | 436 | 35127 | 403 |
四川省(本二) | 理科 | 508 | 124295 | 459 |
文科 | 467 | 68160 | 457 | |
天津市(本科A) | 综合类 | 551 | 24672 | 475 |
新疆(本二) | 理科 | 370 | 21548 | 262 |
文科 | 419 | 4435 | 304 | |
云南省(本二) | 理科 | 497 | 52334 | 420 |
文科 | 548 | 14981 | 480 | |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www.gankaomao.com |
附:武汉轻工大学简介
武汉轻工大学创建于1951年,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学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96万余册,数据库53种,电子图书234万余册,电子期刊50万余册,拥有7个优势特色学科相关数据库和机构知识库平台,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湖北省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
学校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断强化学习、应用、探究、创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建有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一大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拥有实验教学(中心)27个,其中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入选首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教育培训基地,获批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近三届省级教学成果评选中,获优秀教学成果奖3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学校以“常青科技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大赛等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本科生、研究生在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各类学科竞赛中,每年均荣获大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湖北省属高校前列,他们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能创新”的优良素质,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800余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省部级专家名师140余人次,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50余个,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汇聚了一批在粮食、畜牧饲料、水产等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相关推荐: